且歌且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y229668880 I am a toxicologist, and an epidemiologist. Interestingly, I am also a Big Data analyst. You don't believe?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读博中期总结
热度 1 2013-3-28 18:47
读了三年制的博士,压力好大。虽然学校对三年制博士没特别高的要求,但心里总想经历完整的博士训练,总想趁着年轻,趁着学校平台多学点,总得对得起这个“博士”的称号。细细回顾这过去的一年半,感悟颇多。 科研思路上,要尽可能多地接受批评。容易产生新的想法,而且跃跃欲试。虽无经验预测某个新想法是否成功,但总 ...
30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讲座感悟:中国古陶瓷艺术鉴赏与鉴定
2013-3-24 20:20
这是去年的一次讲座。 古陶瓷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好的陶瓷兼具形态美和神态美。华丽或质朴的外表,总是给人一种美感。而 其传达的神韵,更能呈现一种身临其境的意境,浮想联翩。这正是古陶瓷的吸引人之处,需细细品味。 然而,当今社会,赝品泛滥,以次充好。甚至古陶瓷界内专家,竞相互捧,造成芝麻开花节节 ...
29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13年 --- 新年,新目标
热度 1 2013-2-18 09:48
1. 一篇好的SCI---我要毕业 2. 感悟科学研究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平衡能自我调节的心态---心 3. 走进科研共同体,培养适合自己的交流、交际方式---德 4. 一套科研方法工具---智 5. 一身健康的体魄---体
个人分类: 生活|23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重温一段话,以度过这艰难的时刻
2013-1-31 23:24
时时勤拂拭刘春明老师在《科学之游戏规则》一文中一段精彩描述,以平静孤独的心,以度过这艰辛迷茫的时刻,求得博士学业的真正大智慧: 到这儿来是为了建立一生的科学基础。做博士是一生的最自由的研究经历,不需要为生计和经费发愁。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系统地训练自己。做好每一个实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思想和材料 ...
2654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自然科学教育的失败之处
2012-12-16 02:31
有感于国内医学统计教育极其败笔,误导了多少学生!! 恍然之间,明白了中国自然科学,从基本教育的数理化教学到研究生的科研教育,失败之处。 如果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从为什么需要这门学科,这门学科是怎样诞生的,本学科的名家们采取了什么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的、富有启发性的、一针见血的、开创性的思维方 ...
259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讲座感悟:我对科学史的理解
热度 2 2012-12-9 21:46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科学史对于科研人员不也如此? 科学史对科研过程的描述,可以提供思维的灵感;科学史中主人公的辛酸成就,蕴含中社会大背景的提示。 科学史,可以帮自己跳出小圈子,从一个更广阔、更高远的视角思索以后的科学道路。 中国近现代历史充满的如此的艰辛。与之对应的,近现代科技史不也给了我们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264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新伊索寓言之一:凤凰与野鸡们的故事
热度 1 2012-11-18 17:01
凤凰与野鸡们养在一起。 野鸡说,有鸡食吃就不错了,干嘛总是找好的?长点羽毛防寒就不错了,干嘛想长漂亮的羽毛?能从这个灌木丛里窜起来就不错了,干嘛想飞到树顶上?你啊,就是只野鸡,还想做什么?除了整天练飞翔,别的你会做什么? 凤凰对它们说,飞翔是我们禽类的本能,我们可以用之获取食物,也可以用之逃避危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90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小木虫上一首诗《致我的硕士、博士 》
2012-11-7 00:05
因为需要你 所以追求你 有缘得以相见 相见难,相处更难 若能日久生情 情深而能相爱 爱过而有结晶 那将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我猜,这首美丽的诗句可能暗喻导师与学生的师生情,也可能形容有志者与科学的关系。无论哪一种,不都是值得期待的么。 有人回复说,想跟科研谈场有结晶的恋爱。 ...
22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禁闭岛》后感:面对痛苦还是逃避
2012-10-18 22:19
最近科研压力大,口生溃疡七处。索性晚上休息看电影《禁闭岛》,告尔师弟推荐的。 男主人公作为检察官,进入一个建在荒岛上的精神病院,去侦破一个叫瑞秋的女孩失踪案。同时企图揪出杀死自己妻子的凶手,他认为这个凶手也藏在这里。他的调查并不顺利,周围的医生对自己的态度古怪,似乎刻意隐瞒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
个人分类: 生活|29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