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pz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ongpzh

博文

二三流院校如何做有组织的科研? 精选

已有 7295 次阅读 2022-10-21 10: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领导在群里发了话,说要好好思考筹划有组织科研开展问题。

……

      有组织的科研非常必要,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两弹一星到青蒿素,有组织的科研解决了新中国面临的很多难题,合众人之力解决亟需之难题,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优势所在。在现在这个被欧美打压卡脖子的时期,更需要我们能够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来将那些社会经济中的拦路虎一一克服。而很多高校,比如西北工大、哈工大,在这方面已经为国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是我们的榜样。

      但是对于二三流高校而言,有组织的科研是否是万能解药?

      很显然不是。

      首先,有组织的科研力量很大,排山倒海,但只能用于一时,难以长期维持。就像当年的阿波罗计划,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一旦没有了需求,入不敷出,很快就停顿了。因此很多时候是需要市场的力量。就像NASA的技术给了SpaceX之后,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能够从单纯的投入变得有产出有盈利,就能够源源不断地去改进技术。因此,有组织的科研解决了难题之后,后续的更多是需要市场的力量去推广、完善、降成本。

      对于二三流高校,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他们所在的地区往往也没有这种市场的力量,或者说市场的需求比较单一。比如我所在的山西,需求更多地集中在煤炭、农业方面,这些领域有组织的科研显然很有必要,有亟需解决的问题,有成果也更容易转化。但一些领域既没有市场需求,那就没有市场的力量,如何去组织?

       其次,有组织的科研主要针对那些有明确方向的、有预期结果的领域。比如两弹一星,原理都明白了,需要有组织地去攻克一个个的理论变技术的难题,再比如青蒿素,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典籍、数以千计的中药中筛选有效的抗疟药物,比如说芯片,别人已经走在前面,我们需要组织力量去实现一个个技术难关。这样的科研难题,用有组织的科研去攻关是卓有成效的。

       但如果说要组织几万人从无到有地研究出E=MC2有没有这个可能?不能说没有,但个人觉得机会不大。一些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个体思考产生的,在电光火石间迸发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当有组织的科研在某一个点集中力量突破的时候,无数个体的自由探索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间点就会形成新的突破点。就好比当年Erdal Arikan教授提出5G极码的时候,谁能想到十几年之后就会成为主流呢?

       第三,中国的科研是缺组织还是缺转化?很显然在大多数领域,缺的是转化,缺的是市场,缺的是研究和市场的纽带和桥梁。我们有研究很棒的领域,比如5G,华为公司的5G技术领先全球,靠的不是组织高校的研究,而是公司的研究,市场化的力量。我们也有很弱的领域,比如生物医药领域,那些著名的医药公司,拜耳、辉瑞、罗氏等等,都是欧美的。这里面除了历史底蕴的积累、先发优势之外,我们的生物领域也确实缺少研发,传统的医药公司还没有从原来的体制中完全走出来,主要还是仿制药和中成药。而欧美的高校和市场,成果转化机制相对成熟,能够让你很容易地创业,或者你的成果也很容易被大公司去收购、转化。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正在逐步地赶上,比如王晓东院士的百济神州,施一公院士的诺诚健华,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更容易地向产品转化,原因在于他们是既懂科研又懂市场,知道市场的需求,他们也有这个威望去吸引投资,但大部分高校科研人员很显然没有这个条件。而有眼光、有远见、有能力的公司不足,也难以从浩如烟海的科研成果中发掘出可以有前景、可转化的成果来。就像当年华为发掘出5G一样。一个活跃的市场,充满有创新力的市场主体,才能源源不断地将成果转化。因此我们也需要一个有创新的市场,一个大家都乐于去冒险、去从事实体创业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玩弄资本游戏的市场。


      因此,有组织的科研必须搞,但是不能一窝蜂地上。

      其实个人愚见,对于二三流高校,有组织的集体科研,有兴趣的个人自由探索,有传承的地方特色,应该缺一不可,有机结合。

      对于亟需、紧缺领域,必须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科研人员去集中攻关,取得成果以后积极转化。对于二三流高校而言,就是要结合地方特色,结合自己学校的历史传承、学科优势,解决地方需要,解决老百姓需要。

      同时,有兴趣的个人自由探索是基础,鼓励科研人员去做科研,期待着科研之花的遍地开放,希望其中的一些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能给人惊喜。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高校里很多人不搞科研了,为什么?没经费,没平台,在消耗完入职给的那点仅有的经费之后,无以为继,只能躺平了。所以必须建立一个机制能让这些人动起来,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科研经费过分地集中,必然导致局部的活跃和整体的死寂。

      比如我们单位杨晓峰教授,从事临床泌尿外科外科,深感腔镜手术时肉眼所见的局限,经过努力攻关,发明了3D光学分子影像腹腔镜成像系统,并且在学校的支持下逐渐改进,最终转化为商品化的产品。这样的科研,既结合了自己的学科优势、解决了老百姓所需、最终还转化为行之有效的产品,这样的科研是值得点赞的。当然,杨教授的科研一开始也是源于自己的有兴趣的自由探索。

       期待有一天,我们不再专门提出有组织的科研,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科研成果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99746-1360315.html

上一篇:有组织的科研不排斥自由探索
下一篇:星空和道德律----拒绝了一个杂志客座主编的邀请
收藏 IP: 111.53.196.*| 热度|

16 郑永军 张坤 王涛 褚海亮 汪运山 谌群芳 逄焕东 梁洪泽 王启云 晏成和 曹俊兴 郑强 赵鹏飞 贾玉玺 雷宏江 孙小银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