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aog0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iaog04

博文

【校园观察】开放的校园更美丽

已有 2204 次阅读 2015-10-10 10: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电子科大, 校园观察

开放的校园更美丽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李昆 谭巍

 


http://www.new1.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ArticlePage&Id=51418

 

   又是一年银杏黄。近日,电子科大“魅力金秋,铸梦成电”第二届银杏节拉开帷幕,吸引了不少市民进校观赏留影。在此期间,学校打出一套“组合拳”,富有韵味的“成电记忆”展,答疑解惑的招生咨询,异彩纷呈的机器人展示等系列活动同时开展,美丽的秋色与浓郁的人文气息相互激荡,形成了成电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银杏节”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我校的品牌文化活动。细心的游客惊喜地发现,今年的银杏林下多了一些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学校相关部门赶在银杏节开幕之前,在沙河校区的银杏林下修建了两处木质“观景台”。

这可以看成是学校管理服务方式转变的一个信号,也透露出学校在面对周边环境时具备了更加开放、积极的态度。这一举措,与其说是为市民提供了认识成电的机会,还不如说是为成电提供了展示自身的窗口——它的受益者既是游客,更是学校自身。

诚然,一所大学的声誉最终依托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大学的校园景观也可以为其提供另一张魅力“名片”。一提起享誉全国的北京大学,人们马上能够联想到“未名湖”;一提起清华园,就立即联想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一提起武汉大学,就立即联想到烂漫的樱花。在蓉城,如果提到电子科大,除了联想到“学在成电”,人们也会立即联想到成电的“银杏黄”。

反过来说,当人们提到樱花,就会想到武汉大学;提到银杏,就会想到电子科大。它不仅为本校学子带来自豪感,也为学校带来知名度。据报道,武汉大学“樱花节”高峰期游客日均可达10万人次,总人数超过百万人次。许多去武汉的外地游客,在登临黄鹤楼之后,总是不忘去武汉大学观赏樱花。对学校而言,这是十分可观的“外宣”方式。

实际上,一所大学不仅可以凭借其知识和技术为地方经济服务,“开放”的校园也可以将自身与周边的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大学的书香文化和高雅品味,达到“化成天下”的积极效用。

在西方国家,自19世纪的工业革命之后,欧美的大学逐步改变了“修道院”式的、相对封闭的传统格局,而代之以开放的、发散的、与社区融合的全新风格,建设出了许多“没有围墙的大学”。

在英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开放式的,电影《哈利波特》的部分场景就取自于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在美国,开放校园已经成了大学精神的象征,匹兹堡大学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校园,教学、科研、管理大楼与市区建筑杂陈相间,只有门上钉的铜牌和盾形校徽标识出是学校的某学院或研究所,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整个大学城都与所在的小镇嵌合在一起。

当然,大学校园的接待能力是有限的,游人纷至沓来势必会对校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峰期日均游客可达10万人次,这对高校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武汉大学樱花节期间学校周边交通堵塞、校内游人过量等现象,已经为我们提出了十分现实的管理和服务问题。因此,可以预见,当校园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好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学校到了解决管理和服务资源的稀缺和水平问题。这是高校开放校园时必然会遇到的一对矛盾。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开放校园既是可贵的尝试,也是严峻的考验。自去年的“门票风波”之后,武汉大学今年的樱花节“限流新政”,再一次将其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些终究是开放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只要在开放中继续探索,必然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校别出心裁地设置了“观景台”,就是一次十分成功而体贴的管理服务尝试。

开放的校园需要相应的管理。据介绍,美国的大学虽然没有硬邦邦的《外来人员管理条例》,但也存在间接的管理。比如,海军学院会对游客检查身份证件,其他的校园管理则更多放在停车位的限制等间接管理措施上——美国人惯于开车,要参观偌大的大学校园,步行可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此限制了停车位也就等于限制了客流量。

国内高校不可能照搬西方大学的全然没有围墙的模式,但国外高校的管理方法可以为我们开展因地制宜的管理服务提供参照。我们相信,当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到位的管理大力推进校园开放时,社会也将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回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84242-927035.html

上一篇:【校园观察】健康的体魄岂能“宅”出来?
下一篇:【校园观察】梦想在奋斗中不断明晰
收藏 IP: 125.71.2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