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如此规定硕士生毕业条件能实现么 ?

已有 1601 次阅读 2023-1-18 10: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进我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对全日制硕士学位申请者的科研成果作以下要求: 1. 以第一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以上级别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者投稿论文已被接受,但必须提交编辑部出具的同意接受发表证明, 并由导师签署意见确认; 2. 若发表SCI论文(IF<2.0),总排名前2位的硕士生可申请学位;若发表影响因子 2≤IF<5.0 或按中科院当年最新分区属于一区刊物论文,排序前3位的硕士生可申请学位;若发表影响因子 5≤IF<10.0,总排名前4位的硕士生可申请学位;若发表影响因子 IF≥10,总排名前5位的硕士生可申请学位; 3. 获批发明专利1项:申请人应为第一发明人,或者导师第一、申请人排名第 二; 4. 提交的科研成果必须是以学院为第一单位、导师为通讯作者;提交的科研成果必须是与其研究方向或领域相关的研究论文; 5. 对于未达到以上科研成果要求的,一律不接受硕士学位申请,只能申请毕业答辩,通过毕业答辩者发给研究生毕业证书。待论文发表或接受后方可申请硕士学位,但延迟学位申请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 本条例由学院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从 2014 级研究生开始试行。”

看到此规定,学生有点急了。慌忙整理一篇文章,准备投稿。

学院出台的规定,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急于增加文章数量和档次,用此规定压学生),有几点需要澄清。首先申明:我不反对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发文章,但对所有学生毕业前有文章才能学位答辩有异议。我的学生个个有文章,但不能保证在学期间发表。

1.硕士生做工作只有1-1.5年的时间,通常达不到很高的学术水准,这是基本事实。学生水平各异,不可能个个成才。一届上百人硕士生,按现有投稿周期,大约半年到一年。个个都有文章不符合事实。

2.硕士生毕业是否有论文发表不能强求一致,除非国家或学校在入学时对所有学生统一标准。毕业学位论文答辩通过与否,取决于本学科外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答辩资格不是由院学术委员会认定(本末倒置)。国务院学位办和学校并无此规定,学院制定的土规定有违大法。强制推行发表论文方能参加学位答辩,是剥夺学生的正当权益(不看学生究竟做了什么,只以文章评判)。一旦学生就业出了问题,学院能否负得起责任?若学生延期,学校有何保障措施?

3.硕士生论文注重能力培养,要求按开题报告独立完成一个小课题足矣。鼓励做大是对的,但不是每个导师,每届学生都能做到的。事实上,按现行出版周期,很多文章是研究生毕业后2-3年才发表的。若人人都要文章,只会鼓励低水平重复或出垃圾文章。高水平大学应该在扎实做事上下功夫,而不是唯论文论英雄。不应鼓励一篇文章多作者的行为,应该对非第一作者的贡献程度严格审查。按不同等级刊物评定学术水平,关键在于对论文的实质贡献,而不是按刊物等级规定几人过关。因为很多多作者文章并非人人有实质贡献。挂名文章不应成为鼓励的行为。有些低年级学生在师兄师姐的文章中挂名,只会助长投机不诚信行为(包括奖学金评定,不能只看文章,要审核实质贡献),而自己独立的工作怎样应该是评价的重点(文章发表与否与学术创新无关)。

4.学生工作努力与否应该是评价的重点。即便毕业前没有论文,不等于该生没做事情。中期考核形同虚设,淘汰制落不到实处,拿文章卡人的做法不可取。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应以个个发文章(包括挂名)为标准。况且若文章是由导师代笔的,则学生只是提供数据的实验员而已。这与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理念背道而驰。

5.强制实行毕业前发文章方能答辩,违背科学规律。文章虚假繁荣败坏了风气,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在读期间规定必须个个有文章,有拔苗助长,弄虚作假之嫌,是浮躁的表现。

对于此规定,我只能告诉我的学生,你们努力做实验,别总想着发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水到渠成。

硕士生毕业答辩与学位答辩分开处理是否得当,也值得商榷。与其在毕业时把关,不如把提高质量落实到平时的每个环节(开题,中期考核,淘汰制)。若非第一作者是挂名的,性质更恶劣,是在教你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372456.html

上一篇:奇想
下一篇:双一流与地方大学
收藏 IP: 119.130.152.*| 热度|

1 褚海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