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nan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nanlong

博文

迷雾中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已有 3018 次阅读 2013-10-13 21:17 |个人分类:影视文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Jeremy

  最近在看Jeremy Rifkin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

   

   书中这样描绘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宏伟蓝图:

   “未来,每一处建筑都会转变为能够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的迷你能量采集器;

     未来,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

     将氢和其他可存储能源储存在建筑里,利用社会全部的基础设施来储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

     未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全球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工作原理就像互联网一样;

     未来,汽车、公交车、卡车、火车等构成的全球运输模式,将变成插电式和燃料电池型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运输工具构成的交通运输网。”


   这样的蓝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低碳经济”,符合“新能源发展规划”,符合当前主流的学界、商界和政界的观点。然而,本人还是得唱唱反调——这种基于分散式、扁平化的新能源产生、存储、分配以及利用方式真的能够产生“经济革命”吗?

   我认为其中最薄弱的一环是“谁来买单,收益在哪”。懂一些简单经济学原理的人都知道,当每个建筑都能够产生新能源,将电力上网(“能源互联网”)买卖的时候,此电力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了。供大于求,必然会导致电力价格的急速下降。从这种电价的动态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一个新能源建筑的投资者要想收回其投资成本,其年限将远远超过本书作者估计的5~10年(书中只按当前电价考虑,而没有考虑未来买方市场导致的电价降低)。因此,理性人是不会选择投资这种低收益的新经济模式的。

   那么,我认为实现本书宏伟蓝图唯一可行的是由政府和企业来主要投资,民众参与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新能源方式更多的只能算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而非本书所宣扬的“新经济模式”,因为这其中很难引入完全的市场竞争(收益率太低,理性人不想进入)。


附本书一些其他观点:

1. 第三次工业革命模式——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2.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而非沙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油国;

3. 纵观人类历史,新型的通信技术与能源体系交汇之际,正是经济革命发生之时;新的能源系统会加深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依赖性,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发展更加丰富、更加包容的社会关系。而伴随而来的通信革命也成为组织和管理新能源系统的途径。

4. 危机,既是变革的背景,也是变革的动力(科研也是这样);

5. 一个根本的出路是,以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支点,推进和实现新的产业革命;

6. 发生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这场危机,凸显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病症:科技创新滞后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创新滞后于虚拟经济,以致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而失去平衡。

7. 也有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合期。

8. 在全球众多政府中,只有欧盟在孜孜不倦地探寻人类未来的生存能力的问题。

9. 美国之所以受人尊敬,不是因为它精湛的制造工艺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是因为它清晰、准确地预见未来的非凡能力。

10. 全球有40%的人每天的生活水平是2美元或更低,大宗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动都意味着普遍的风险。

11. 2008年7月,全球经济骤然减速。这次经济大地震标志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结束。60天后,余震来临,金融市场崩溃。(石油价格上涨——>商品价格上涨——>次贷危机——>金融崩溃)各国领导人如果仍然认为信用和债务危机仅仅是由于未能有效地监管市场,他们就不可能找出危机的根源并有效应付。

12. 石油进口费用上涨正威胁经济复苏。

13. 但事实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本身并没有造就新的工业革命。要想产生新的工业革命,新通信技术必须和新能源体系结合,就像历史上的每次重大经济革新一样。新通信系统从来不会独立存在,它们是通过新能源系统管理流动性的机制。

14. 原有的纵向权力等级结构正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15. 好的构想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构想的内容不但会得到自我加强,而且会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常常会给创新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科研也是如此)。

16. IBM公司在智能电网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两种设想,分别是针对美国的改良型模式(将电网数字化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为能源企业和公共事业公司提供及时的信息,以帮助这些企业优化其自身的运作和管理)和针对欧洲的创新型模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45086-732690.html

上一篇:MIMO中预编码Precoding和波束beamforming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拒了一篇稿子
收藏 IP: 222.66.1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