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xia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xia2011

博文

中医的人体观阐述

已有 4104 次阅读 2012-6-17 19:4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医, style, color, 特色

我们常说中医特色、中医优势,一般都是从中医养生治病的具体环节说起。其实,中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体系,其“人体观”的特色才是最根本的,是其世界观的直接反应。中医学的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都是在中医人体观指导下,进一步形成的具体学术理论。

中医人体观的创立,是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如何认识人体的具体体现。在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初期,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都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医构建独特的人体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细说起来,中医的人体观可能涉及很多内容,但是概括起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人是“天地所生之人”

人是从哪里来的,尽管东方与西方的古老神话里有不同的传说,但是作为严肃的科学问题,《内经》作者以自然生成的观点,阐述了人生于天地之间,存在着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人生于天地之间,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而且人体生成之后,也必须依赖于天地阴阳的变化,要靠天地四时之气充养身体,才能维持生命。

人对于天地自然的依赖,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所有生命的共同特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古人善于求本,一切学问的根基都要从根本做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所谓“生气通天”的思想,就是天人一体,或者叫“天人合一”。 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案,罗列中医的所谓“罪状”,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中医“提倡天地通,阻碍科学化”。在他看来,努力割断人与天地的联系,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余云岫说:“人类文化之演进,以绝天地通为最大关键,考之历史,彰彰可按。”他把中医主张“天地通”等同于“巫”文化,把中医学术视为巫蛊迷信。这是余云岫思想深处的一个症结,具有他这样思想的人,也将会妨碍其进入中医思维领域,很容易加入反中医的合唱阵营。而有这样思维的人,在那个时代,甚至在现代,也绝非个别现象。

中医主张人与天地通,是要靠这种思想来构建整个学术体系,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假如隔绝了人与天地的联系,也就隔绝了中医学的“地气”,使中医学术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医基于人与天地四时相通的观点,所以才说肝通于春气,配东方,其色青,其味酸,属木。如果割断了人与天地的联系,中医的脏象学说就无理可讲,变成了毫无根基的浮泛浅论。因此,中医把“人与天地通”看得非常重要,把这种思想贯彻到诊治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

“人与天地通”不仅可以使人体获益,也可以使人体受伤害。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中医治疗疾病的药物,其温热寒凉“四气”与辛酸甘苦咸“五味”,都来源于天地自然之气。

二、人是“形神一体之人”

中医在强调人体的自然属性的时候,既看重天地之气的决定作用,也重视父母的遗传作用。《灵枢·天年》在讨论人体何以生,何以死的重大问题时,提出了“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的命题。

人体降生的时候,不仅接受了父母遗传的身体发肤,而且还拥有父精母血升华而成的神。在精神与形体的关系之中,精神是主宰,处于主导地位,形体只是“生化之宇”。“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中医认为,只有形体而没有精神,不能称作人,只有形神兼备才是完整的人。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之所以可贵,也在于人体是形神统一的整体。《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父精母血结合在一起,形成人体雏形的时候,就产生了形神一体的人。在中医的认识里,精神对形体的主宰作用,不是在出生之后,而是在胚胎形成的早期就已经如此。胚胎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神气的主宰存在。

在关于“心主神明”还是“脑主神明”的论争中,许多人认为中医对于脑与神明关系的认识,形成的时代比较晚,出现在李时珍主张的“脑为元神之腑”之后,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在《内经》作者的心目之中,头(包含脑)的五官,是感受外界变化、反映人体精神状态、表达情绪意志的最主要的器官。因此,肾精、脑髓与神明的关系,是比较清楚的。但是,为什么古人不说脑主神明,而主张“心主神明”呢?因为在中医学里,五脏是人体的核心,脑不是“最高司令部”。

中医主张心主神明,不是说精神思维活动只与心有关,而是认为在心的主宰下,五脏分别与不同的精神思维活动有联系,是一个“整体参与”的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生理状态之下,还是在病理过程之中,都离不开精神对于形体的控制,也就离不开五脏的整体参与。

儒家经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人体的喜怒哀乐的变化,看成有关天下的“大本”、“达道”,可见人体的精神状态,对于整个世界和谐与繁荣是至关重要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也受“升降出入”规律的支配。喜怒哀乐只要是“适中”地发放,就是生命和谐的音符,是一个人正常生理的表现。假如喜怒哀乐不加节制,或者不适当地发放,这个人的神智就出了问题,健康也就会受影响。假如世人都能够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这个世界就美好、和谐;如果世人的喜怒哀乐不是“发而中节”,而是随意地释放,整个世界就会一片混乱。

由此可见,“心主神明”与“五神脏”一起构建的“形神一体”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人是“五脏和谐之人”

西医重视物质实体,所以崇尚物质一元,或者讲求矛盾二元,但是中医学主张人体的“多元共存”,三阴三阳是多元,五脏六腑更是多元。多元共存不是简单的静态存在,而是通过生克制化的动态变化,达到脏腑功能的和谐适中,使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达到流通顺畅,升降出入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中医所说的脏腑,既有不可变更的空间位置,也有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一个时空一体的脏腑概念。心肺居上焦,肺为华盖,主气,属金,通于秋气,因此而能“朝百脉,行津液”。心如艳阳当空照,因此属火,主神明,通于夏气。心肺的位置与所主时令,是不能互换更替的。中医关于腹部脏腑的位置,不是按实际的解剖位置规定的,而是出于理论学说的需要而构建的“理想模型”。在腹部的实际解剖关系里,肝肾所在的空间地位,并不比脾胃低,甚至可能肝肾高于脾胃,但是,中医学“硬性规定”肝肾居下焦,脾胃在中焦,它们不能互换和调整位置。因为,不这样做就不能建立脏腑之间升降出入的理想模型,就不会有“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理论存在。

中医构建理想化的“脏腑时空图”,就是为了把人与天地相参的概念贯彻到底,作为其学说的根基而不容动摇。脏腑在各自的位置上,生克制化,其作用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储存阴精,化生气血,输布津液,制衡着喜怒哀乐,沟通四肢、九窍,外联天地阴阳、四时五味。

即使在西医手术切除了病人的脾脏之后,中医辨证的时候依然会坚持脾的存在,这种“切不掉的脾”,就是理想化脏腑模型的脾。

中医非常重视对于动态人体的把握,认为人既有生长壮老已的总规律,也有年、月、日、时的变化,人的脉搏、呼吸、气血运行、津液输布、饮食消化,都处于不停地变化之中,并且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升降出入”整体和谐地变化不停。比如,一呼一吸脉行几寸,呼吸的频率与脉行的速度是否成比例,春秋末期的医学家扁鹊就认真地推算过,他精细的计算方法被司马迁称为“守数精明”,以至于后世医家普遍遵循他的法则,而难于超越。

中医学除了重视生理状态的把握之外,在辨证治疗的时候,也是动态把握疾病的变化过程。张仲景《伤寒论》创立的“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方法,也就是根据病人证候变化,即时随机地进行调整治疗,使病人由疾病状态转为健康状态。

全面理解中医人体观,是张显中医学术个性,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前提。中医的“中”就体现在以上三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6601-583118.html

上一篇:什么阻碍了中医的发展?
下一篇:传统的中西医理论对比
收藏 IP: 61.161.146.*| 热度|

3 张焱 汤治国 MassSpec168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