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名山—功能材料与器件表界面技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sxue2004 幸福不是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而是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

博文

“中国十一所名校悄然试验培养拔尖学生”的功过是非

已有 3144 次阅读 2009-11-15 14:4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 钱学森, 大师

       钱老留给世人的追问鞭策着教育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不,钱老刚刚驾鹤西去,我们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立马就对钱老的话有了反应,这句话就好比是化学中的催化剂或是火箭卫星发生中的加速器。问题的关键是等过了加速阶段,这种体制还能像火箭一样平稳运转,给中华大地不断带来惊喜吗?几十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是围绕应试教育而来,即使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可谓不小。几十年来,从小学、初中、高中,各种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竞赛多如牛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每年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都拿到了许多的金牌。于是,相关的教师可以得到奖励,学生可以保送名校,家长可以扬眉吐气了。可是,大部分都成了“仲永”。为什么在少年时代就可以扬名世界,等到了二十多岁或是以后,却平庸了。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教育出来的人才。其实,在中国学生刚进入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时,面对中国学生在金牌榜上的优势,外国人也是很惊异的,差不多都到了喊“中国学术威胁论”的时候了,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外国人就不担心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发现以前获得金牌选手已经淹没在华夏大地上。

        在大学这一层次,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无疑是最出名的,也确实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些人才。可是,真正能做到大师级的人才,确是凤毛菱角。急功近利地培养所谓的人才,至少是很难培养真正的大师级人才的。一个具有潜力的人才,除了他自身的浓厚兴趣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重要的是外界宽松、自有的学术氛围。如果能有大师级的人物指导,有浓厚的学术气氛相伴,何愁不能出现大师级的学者!相信我们国家会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中华大地,不缺人才,缺的是大师!大师是一面旗帜,是国魂!真正的大师级学者不是靠建立实验班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附:中国十一所名校悄然试验培养拔尖学生

大科学家钱学森留给世人的追问鞭策着教育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最近,来自多所名牌大学的消息证实,教育部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于近期悄然实施,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1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
 
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但并未大张旗鼓地宣扬。一位大学校长告诉记者,“珠峰计划”的名字比较高调,而教育部希望各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
 
这位校长说,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决策者注意到,“很多前辈科学家提过顶尖人才培养不出来的问题。”
 
据介绍,教育部鼓励11所大学各显神通,没有定式。因此,各大名校的做法并不一样。
 
但是,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它们分别开始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经常从各大名校招生组那里听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新计划。他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562-271161.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与教学——矛盾吗?
下一篇:(转)教授的多与少,得与失
收藏 IP: .*| 热度|

1 刘晓东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