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出版的春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scb 中国出版集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学术出版中心 孔编辑,广交博友,磨练睿智,分享心情。常用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xueshu

博文

新书推介:《中国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研究》

已有 1946 次阅读 2014-5-12 11:2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书名:《中国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研究》

作者:成杰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5

定价:36.00元

ISBN978-7-5100-7842-2


作者简介:

   成杰,湖北省武汉市人,讲师。2001—2004年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2011年就读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2007年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1年至今任教于湖北师范学院。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核心期刊4篇),参编教材3部,独立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社科人文项目1项(编号13g374),参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排名第二)(编号11YJA751031)。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批评。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中西思想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借鉴吸收文化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对中国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展开研究。全书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从中国古代宇宙观与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萌生、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影响、中国古代言意观对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孕生环境;第二章至第五章进而从中国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主体特征、思维方式、话语形式及典型表现形式诸方面进行论述。


目  录


导 言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00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001
二、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现状
 004
三、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007
第一章 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孕生环境
 01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宇宙观与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萌生
 010
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影响
 015
一、道家思想的影响
 016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
 025
三、佛家(禅宗)思想的影响
 031
第三节 中国古代言意观对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影响
 037
第二章 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主体特征
 044
第一节 批评主体的情感介入
 044
一、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
 044
二、批评主体的情感体验
 046
第二节 批评主体的个性色彩
 051
一、批评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051
二、批评的偏颇性与深刻性
 056
三、批评的随意性与普适性
 059
第三节 批评主体的理性判断
 061
一、对创作主体的审美理解
 062
二、批评实践中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066
第三章 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思维方式
 069
第一节 直觉感悟式的思维
 069
第二节 类比式的思维
 075
一、书画与诗文之类比
 078
二、书画与音乐之类比
 080
三、书画与其他技艺之类比
 083
第三节 整体式的思维
 084
一、强调审美对象的整体结构美
 085
二、突出审美对象的整体神韵美
 087
三、推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和美
 088
第四章 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话语形式
 090
第一节 术语范畴的基本特征
 090
一、术语范畴的模糊性
 091
二、术语范畴的感官体验性
 094
三、术语范畴的历史性
 101
四、术语范畴的衍生性
 103
五、术语范畴的移植与互通
 107
第二节 批评语句的主要特征
 113
一、名词性主语的构成特征
 113
二、凝炼性词汇与形象性描写
 116
三、常见句式的逻辑归纳
   121
第五章 古代书画印象式批评的典型形式
 126
第一节 古代书画的意象批评
 126
一、意象批评溯源
 126
二、古代书画意象批评的描述方式
 129
三、意象批评的特征及评价
 140
第二节 古代书画的人化批评
 144
一、从人物品藻到艺术审美批评
 144
二、古代书画人化批评的类型及特征
 148
三、人化批评的评价
 157
结 语
 159
参考文献
 161
后 记  17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82016-793663.html

上一篇:《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理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智库丛书,陈琪
下一篇:新书推介:《晚清文学研究》
收藏 IP: 221.235.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