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杂谈强震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已有 3371 次阅读 2014-2-13 20:52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强震预测理论方法

强震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敌人,强震无法避免,人们只能认识它,掌握它的孕育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预测它,从而起到防震减灾的实效。

过去的理论方法,基本上是基于经验或统计的方法,与强震孕育机制无关,因此预测基本靠“蒙”。

解决强震预测这个世界性科学难题的根本途径,是找到预测强震的物理方法,从机制上、规律上搞明白该问题,从而彻底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

何谓物理方法?判断其有两条简易标准:(1)必须与岩石破裂过程有关;(2)必须与地质构造有关。

当然,该理论方法必须是普适性的。举例来说,你的方法既能预测唐山地震,又能预测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这是普适性的方法。

如果中国95%以上的Ms>=6.5级破坏性地震不能被提前预测或判断,只能说明你的预测理论方法没有普适性,可归入“蒙”或“猜”的范畴。

检验你的预测方法是否是科学方法的唯一途径,是能经得起可重复性检验【1】,即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我们对历史强震震例的回溯性预测及近三年来对中国及邻区的强震预测情况看,预测强震的普适性方法已经找到,尽管仍需要提高三要素的预测精度。

从科学层面看,对强震的孕育机制(多锁固段逐次累进性破裂)和规律(sf(k)=1.48ksc)已经掌握,也发现了强震孕育过程的唯一地震活动性前兆——震群事件。

强震实例分析表明,该规律是正确的。尽管由于监测数据的精度问题,预测与实际CBS临界值存在误差,但目前看来,误差并不大,在许可范围内。

1970年,李四光先生【2】曾说“即使到了地震预报过了关的那一天(是指能观测到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各发展段),地震预报也不会百发百中。”现在看来,李先生说的话确有道理。现在我们的研究已经可以分辨锁固段破裂的稳定阶段、非稳定阶段与临界失稳阶段了,但要做到百发百中确有困难。因为100%的成功预测取决于:(1)活动与非活动断裂分布资料的丰富和完善;(2)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精度;(3)某地震区存在多少锁固段的判识等。

我们的方法从应用层面看,地点和震级的预测误差可以接受,在时间方面仍差强人意。其原因何在?(1)从力学方面看,其本质原因是强震孕育过程的缓慢性和剪切破裂的粘滞性导致的【3】;(2)我们的预测方法是根据监测值距临界值的距离对预测时间窗口做出判断,监测数据的精度,尤其是震级数据的精度对发震时间窗口的判断影响较大。根据震例分析【4】看,即使发震前的实际监测值和临界值相差不大或完全相同,对大部分地震区仍难做到短临预测的要求,这也说明强震孕育过程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类的预测能力。

强震预测和天气预测针对的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对象演化过程越缓慢,预测时间窗口会越长。陈云泰院士曾明确指出“提前几年的地震预测的难度,与气象学家目前做提前几小时的天气预报的难度差不多。”这话确有道理。

对强震预测而言,即使有了普适性的预测方法,但从科学层面上升到应用层面,即从预测层面上升到预报层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也不用着急,仗要一个一个地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沿着正确的方向,从不能预测到能预测,从没有规律到有规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向前走,总会看到绚丽的彩虹。

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俺深以为然。

备注:俺近几个月很少上科学网,原因之一是比较忙,之二是某些网友不知道神马是科学?科研为何物?无法正常交流。科研嘛,就是要找到自然对象的共性演化规律。

参考

1】再论强震预测的科学原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82284.html

2】张国民等,地震预报引论. 科学出版社,2001.

3】强震孕育过程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预测能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35379.html

4】伊-巴交界地区Ms7.7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81043.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767245.html

上一篇:不同国家地震台网测定的2014/2/12日于田强(大)震震级
下一篇:新疆于田7.3级地震预测CBS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分析
收藏 IP: 61.182.251.*| 热度|

5 蔡庆华 吴晓娲 孙强 徐晓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