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和徐晓博士,专家如何秀科普?

已有 3420 次阅读 2013-5-14 17:45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如何做, 和徐晓博士

   看了徐晓博士的《劝架贴:多多秀科普 别做科普秀》【1】一文,有点感触。俺不想谈【劝架】的问题,而想谈专家们如何秀科普的问题。

   先接着徐晓博士的话题聊两句,他说“在未来买房子、租房子、躲地震上,应急处置上,好歹有些常识。”这句话实际上隐藏着在建筑使用寿命范围内,某地有没有强震发生?震级是多大问题?其实质上是强震预测问题。呵呵,徐晓博士挺会挖坑滴,有才啊。

   俺先声明,专家们宜多做有益的科普,以向公众普及某些科学知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底蕴。科普有三类:第一类是以科学界取得共识的知识做科普;第二类是以科学界未取得共识、正在探索中的自然奥秘为背景做科普;第三类是对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现象、有待发现证实的东东为背景做科普。

   对第一类,如自然界雷电的形成,地球绕着太阳转等,只要围绕着基本原理和观测事实,越通俗的科普越好,便于民众理解。对该类知识,谁也不要随便质疑,因为那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事实存在,实践是证明人类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对第三类,如是否存在UFO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事儿尚待确切观测事实的证明。专家做这类科普,宜引导民众如何做才能客观证实UFO的存在性。

   对第二类,专家做科普时应慎重,因为在探索中的自然对象的演化机理面前,或许人人都是【小儿科】,专家的认识也不一定正确。

   还是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吧。5月初,俺和一位地震圈里的大牛聊天时谈到芦山地震问题,俺说“您是地震专家,您认为此次地震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吗?”他说“您太客气了,对强震孕育机理,大家都在探索中,属于盲人摸象,谁说的都不一定正确,谁也不敢自认为是专家,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呢,对芦山地震,说说我的不成熟看法吧。。。。。。”看出来了吧,真正的学者,都很谦虚,都很务实,反而是那些“一知半解”的地震专家,把个人“空对空”的观点装扮成“真理”,以科普的名义向外行们强行灌输,这样的科普做得越多,越会误导公众,还是少做为妙。

参考

1】徐晓,劝架贴:多多秀科普 别做科普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689843.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689935.html

上一篇: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防震减灾科技有多大进步?
下一篇:西藏尼玛5.2级震群事件,发的是哪门子脾气?
收藏 IP: 182.243.59.*| 热度|

9 吕喆 李学宽 陈安 徐晓 陈小润 陈龙珠 陆俊茜 王鹰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