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伊-巴交界地区Ms7.7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已有 3794 次阅读 2013-4-17 14:03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伊朗-巴基斯坦交界, 孕震过程分析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4161844在伊朗、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北纬28.1 东经62.1 )发生7.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见www.ceic.ac.cn

对国外地震,俺们很少关注,主要原因是缺乏有关的地震地质资料。

7.7级地震发生后,给了再次验证我们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是否正确的机会。即使放马后炮,也得有点意义。

根据我们的预测方法[1],孕震区域的划分需根据活动断裂的分布等确定。非常遗憾,我们没有该地区的活动断裂分布图,只能根据一些经验公式粗略确定孕震区域。

参考BufeVarnes[2]及彭可银等[3]提出的孕震区域临界半径R与震级M的统计关系,搜索区域为100-1000km(图1),发现当R400-450km范围取值时,计算结果较为稳定。

1 搜索半径R=1000km范围的地震活动分布

地震目录数据引自美国地震信息中心(NEIS网站),CBS值计算时,数据时段为1973.1.13日到2013.4.16日间的所有事件。

由图2知,第一锁固段以震群为主要方式破裂,于19941210日破裂到达峰值强度点。小贴士:这个事儿给强震预测带来很大麻烦,当受距当前锁固段距离较远的另一个锁固段约束时,当前锁固段即使破裂到峰值强度点该有大事儿发生时,有时也木有大事儿发生。需等待较长时间的应力转移,直至导致下一个锁固段在体积膨胀点开始发生标志性震群事件。

2 1973.1.13-2013.4.16,搜索区域(R=400km)累积Benioff应变与时间关系

(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发生在2000年的Ms6.6级震群事件,是第二锁固段在膨胀点处的标志性事件,在向大震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期间还发生了2003Mw6.6级、2010Mw6.7级和2011Mw7.2preshock震群事件。这说明“越有震的地方越有震”、“黄鼠狼专咬病鸭子”这种形象的比喻确有道理。

预测的CBS临界值为1.081E+09J1/2,对应发震时间为20123月;实际发震时的CBS监测值为1.095E+09J1/2,对应发震时间201315日。尽管CBS预测值和实际值相差很小,但实际发震时间却滞后13个月。

该震例也说明,即使预测的临界值和实际值分毫不差,也做不到短期预测(小于3个月)的要求。对大部分地震区,短临预测就像“共产主义社会”一样,只是一种理想,可望而不可及,在科学上确实很难实现。大地震孕育过程的缓慢性和剪切破裂的粘滞性,决定了大震预测的时间窗口以“年”为单位计。是不是短临预测木有办法实现了呢?非也,还有一招儿。不过这招得和地震部门结合才能实现,俺单打独斗不成。这招是【当监测值接近预测的临界值时,宏观异常(动物与地下水异常等)出现,对某些地震区有可能实现短临预测】。

预测的震中位置为北纬28.8 ,东经63.8 ,距实际震中位置北纬28.1 ,东经62.1 )比较接近。

预测震级为Ms7.5-7.8级,与中国台网Ms7.7和美国台网Mw7.8级的结果也比较接近。

Ms7.7级地震是否为主震事件?回答此问题需观察一段时间,看锁固体破裂到什么程度且调查是否存在下一个锁固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请问元芳,您觉得大震的孕育过程有谱吗?会乱来吗?

参考

[1] 秦四清,徐锡伟,胡平等.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地球物理学报,2010,53(4):1001-1014.

[2] Bufe C G, Varnes D J. Predictive modeling of theseismic cycle of the greater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 J. Geophys. Res.,1993,98: 9871~9883.

[3] 彭克银,尹祥础,和锐.用临界点理论讨论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和孕震区尺度.中国地震,2003,19(4): 425-43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681043.html

上一篇:云南洱源地震区,以后要摊上大事了
下一篇:“973”项目实施效果如何评价?
收藏 IP: 59.108.89.*| 热度|

1 刘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