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对云南镇雄滑坡成因,聪明的专家如是说

已有 5199 次阅读 2013-1-15 17:25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专家, 演化过程, 云南镇雄滑坡成因

专家组表示,经过对滑坡区域及周边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了解,该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1、滑坡区地形陡峻,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效临空面。滑坡区位于斜坡上段,地形坡度约3550°,地形条件不利于斜坡的稳定,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滑移空间。

2、滑坡区岩土体结构差,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滑坡区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粘性土夹碎块石,土体结构松散,厚度大,自身稳定性差,是滑坡形成的内在因素。

3、连续雨雪天气是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因。近一个月来,该区出现连续雨雪天气,滑坡区土体受渗透浸润,土体呈饱和状态,自身重量增加,同时降低土体的内聚力,在重力作用下,导致滑坡发生。

4、彝良“9.07”地震对该滑坡形成有一定影响。

以上引自:http://native.cnr.cn/city/201301/t20130112_511766685.html

是啊,专家们太聪明了,把各种可能的原因都说到了。每个损失较大的崩滑流灾害发生后,专家们都会出来如此这番解释一通,面面俱到。什么都说了,等于什么也没说。

第一条和第二条原因属于发生滑坡的内在原因,不用解释,地球人都明白:陡坡加介质软弱易发生滑坡。如对结构面不发育、且结构面的组合构不成滑动块体的岩质边坡,很难发生滑坡。

从坡体物质组成上看,该滑坡属于土石混合体斜坡,有人也叫堆积层斜坡。

滑坡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决定了滑坡发生的难易程度,是有“先天”条件决定的。在“先天”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滑坡发生与否,则取决于外部环境因素,如强震、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影响。

一个滑坡往往要经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演化过程,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损伤累积诱致突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对这一点,许多人总是搞不明白,或揣着明白装糊涂。专家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要从演化历史、整体上系统地看问题,否则,你不是专家,而是砖家。

以降雨为例,每个滑坡在演化历史上要经历多年、多次暴风雨的“洗礼”,为何有的滑坡发生在最大降雨期间,而有的滑坡发生在降雨量较少的年份?有的滑坡发生在雨季,而有的滑坡发生在旱季?理解此问题,还得回到滑带锁固体的损伤破坏至突变点需要时间过程,需要累积。每次降雨入渗到坡体后,都会导致锁固体不同程度地的损伤劣化,坡体何时下滑,得达到一定的“度”。

镇雄斜坡在长期的演化后,或许在2012年的某个时间点到达了临界或亚临界状态(可以根据位移的长期监测数据确定),之后的彝良双震事件和其后的雨雪事件只不过起到了“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

元芳,你明白专家们说的的第三和第四条原因了吗?

对堆积层滑坡(图1)和岩质滑坡(图2)[1],在向失稳态演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加速变形阶段,这是滑带锁固体变形到膨胀点时开始出现的一个可识别的前兆,加速变形一直持续到峰值强度点,之后变形持续,等变形到达锁固体的残余强度点时,坡体滑动开始。

1 新滩堆积层滑坡A3 测点水平位移观测记录

 

2 意大利瓦伊昂岩质滑坡位移观测记录

 

在到膨胀点以后,在坡体上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之后已有的裂缝会扩展且会产生新的裂缝。因此,对滑坡预报或预警而言,群测群防是有用的(会出现大量的误报)。要根本解决滑坡的预测预报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具体滑坡的前期判识和长期监测问题。

问题抢答:

1、你想当专家,还是砖家?

2、你想当【事前诸葛亮】的专家,还是想当【事后猪一样】的专家?

扩展阅读:

秦四清,云南镇雄山体滑坡,是天灾还是人祸?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52304

 

参考

1】秦四清,王媛媛,马平. 崩滑灾害临界位移演化的指数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5):873-88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653427.html

上一篇:科研教学之主动逃离与被动逃离
下一篇:哈萨克斯坦地震研究所或将为辟谣大地震的言论付出沉重代价
收藏 IP: 118.186.140.*| 热度|

7 李学宽 吴飞鹏 付碧宏 王修慧 徐晓 孙强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