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关于经脉

已有 5789 次阅读 2012-5-30 22:57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内经, 经脉, 灵枢经

    一、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因为任督二脉引来更多的人关注中医的话题。静观几日,看到那么多人对中医不了解、不理解,三火发自内心感觉得有些沉重,也有些许的悲哀,更增加了几分责任感。没有想到,我们堂堂炎黄子孙走到今天,对于自己曾经拥有的辉煌成就、灿烂文化,以及从未中断过、时刻都在呵护我们健康的中国医学,知之甚少。面对这样的现实,这几天,我都在想:从何说起,才能让人们明白,才能唤醒炎黄子孙内心深处那积淀恒久的记忆,毕竟大家都长着一颗中国心!
    二、关于经脉,还是要从《黄帝内经》说起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两部分。《内经》一书托名黄帝,因为黄帝为华族的始祖,为了追本溯源,托名以资尊崇。书中通过黄帝与群臣对医学的讨论,以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雷公、少俞和少师相互问答形式而写成。

内:与外相对而言。因为除了《黄帝内经》18卷外,还有《黄帝外经》37卷,二者与《扁鹊内经》(9)、《外经》(12)、《白氏内经》(38)、《外经》(36)、《旁篇》(25),被称之为“医经七家”(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现除《黄帝内经》外,其它六部书均已亡佚。

    近代《中医学概论》认为《内经》是讲述医学基本知识的,《外经》是讲述医疗技术的,可惜现在尚无从查证。不知道未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是否会有更多的发现。

经:是常道、规范的意思。医书名经,说明本书是医学的规范,是习医者必须学习和遵循的原则。

《素问》一名,始见于《伤寒杂病论·自序》,以后一直未变。素:本始之意。“素者,本也。”问:黄帝问岐伯也。陈源问本之意。

《素问》的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藏象、经络等中医理论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运用、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

《灵枢》之名,是由《九卷》、《针经》逐步演变而来,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自序》,名《九卷》,晋·皇甫谧将其更名为“针经”,唐·王冰叙《素问》时又更名为《灵枢》。

《灵枢》的内容与《素问》相近,尤详于经络、针灸而略于运气学说。二者在介绍基础理论与临床方面内容互有补充阐发。

涉及经脉的内容很多,在《素问》中是散在着的论述的,在《灵枢》中则是有专篇论述的,尤为详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把针灸引入,后来有许多中医学院成立,他们的课程规定有四部医书是必读的,一是《灵枢经》,二是《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三是《十四经发挥》(元·滑寿),四是《针灸大成》(明·杨继洲)。我国中医院校,除了《内经选读》课程外,还有《针灸学》、《经腧学》、《针灸实验学》、《针灸治疗学》、《推拿学》、《中医针灸各家学说》、《气功学》等多门相关课程。

三、论述经脉的专篇——《灵枢·经脉篇第十》

经脉,又称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脉篇》的原文是这么说的:“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这段原文是通过黄帝与雷公的对话写成,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够看得懂。没有任何生癖字,用最浅白的语言就把人体始生的过程以及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的形成与功能、重要性,说的一清二楚!你是否会觉得我的解释都是多余的呢?

黄帝说:人的生命产生,先是由先天父母之精(生殖之精)结合而成的,精成之后,脑髓渐生,骨骼渐次发育成人体的支干,脉道能够运行气血以营养周身,筋能够约束骨骼,使人刚劲有力,肉能够保护内脏组织如同城墙,最后皮肤发育完好坚固、汗毛和头发也长出来,胎儿发育成熟后便离开母体分娩了。此时,谷入于胃,婴儿开始吃奶了,这样全身的脏腑功能全部启动,经脉中的气血除了父母给的还有来自于饮食物所化生的,也就是伴随着肺功能的启动,胃肠脾等的消化功能也启动了,全身的经脉都开通了,血气流通正常,这个孩子才能正常生存。

文中用了一个所以句来强调指出,经脉是可以用来判断生死顺逆(通过切脉了解),治疗疾病,调整虚实,所以不能不精通这个“经脉之道”(经络学说或理论)。

(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503-576802.html

上一篇:开花了,期待结果
下一篇:另类打招呼
收藏 IP: 122.139.17.*| 热度|

17 刘进平 蔣勁松 陈安 刘艳红 孙根年 施泽明 王号 骆小红 杨正瓴 张鹏举 曾新林 赵宇 李柱 陆俊茜 anonymity wolfgange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