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养生需要“守口如瓶”——试论中国人的胃口

已有 4589 次阅读 2010-7-1 21:38 |个人分类:张焱讲养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健康, 胃口, 饮食养生, 守口如瓶

有人说:“中国人的胃口堪称天下第一”、“中国人什么东西都能拿来吃”。

中国人吃的种类和花样儿天下无双,这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在中国,只要看一看各地的菜谱就会了解到这一点,几乎是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拿来吃的。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动物类,到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植物类,不管是什么,只要有人能弄个名堂做出菜来,就会有人去吃。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要比我们谨慎多了。就连西红柿这样的果蔬,人们起初也会因为它气味难闻,而且颜色过于艳丽,一直被认为是绝对有毒的植物。所以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相传,有一位法国画家看到西红柿如此诱人,便萌生了尝尝它到底是什么滋味的念头,他就壮着胆子,冒着中毒致死的危险,吃下了一个,并穿好衣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然而过了老半天也未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便索性接着再吃,只觉得有一种酸甜的味道,身体依旧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这才开启了人类食用西红柿的历史。

我们中国人则不然,大有吃尽天下无敌手的气势。在开发吃喝饮食方面,中国人的聪明和胆识绝对天下第一。

听说天上的“龙肉”好吃,就会想方设法吃到,可是实在是找不到龙,那就找叫做“小龙”的蛇吧,所以吃不到龙肉,就吃蛇肉。说老虎肉好吃,一身都是宝,连骨头都是名贵的中药,一心想吃老虎肉,可是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吃了犯法,怎么办?还得想招儿。老虎是猫科的,吃不到老虎的肉,干脆就吃小猫的肉!

想必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中国人吧?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别说是螃蟹、鳖、乌龟,就是蝗虫、蝎子、蚂蚁、蚯蚓、蜈蚣、老鼠等有毒的东西也会有人吃得津津有味!夏夜里的北京王府井大街上,就常常可以见到年轻的姑娘们三五成群吃着烤蝎子,当然还有蝗虫、蚯蚓等等。而广州的一些饭馆里,红烧老鼠肉一直很流行。

中国人的胃口似乎什么都能装下,不但能吃下动物的、植物的、虫类的、菌类的,还要变着样儿的对这些食物进行煎、炒、烹、炸、涮、蒸、煮、烧、烤、炖等制作,即使同一种食物,也能做出多种不同的口味、不同风味的各具特色的菜肴出来。

曾经看见一种“醉虾”,把活的虾放入透明的玻璃碗里,用酒浸泡,看那虾在里面活蹦乱跳。过一会儿,都不动了,可能是醉了吧!就可以吃了。这种恐怖而残忍的吃法,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据说在酒桌筵席上还很盛行。

吃,对于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也许是几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也许是因为曾经饱受过饥饿之苦,现在的中国人胃口是越来越大,吃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人对吃的欲望,却越来越难以满足。

《黄帝内经》对胃的大小、形态、位置、容量、重量等都有详细的描述。认识到胃的外形为弯曲状的,有大弯和小弯。上连食道,下通小肠。

胃的功能是主管受纳腐熟水谷,是化生水谷精微和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也是生成气血的源泉。

受纳,即接受和容纳。水谷,即饮食物。胃主受纳,是指胃在消化道中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

当我们吃的饮食物入口后,需要在口腔内进行充分咀嚼,再通过会厌的吞咽功能进入食道,从食道进入胃中。在胃中对食物要进行消化和降解,使食物更加容易吸收。再通过胃的蠕动作用,使饮食物不断下行。因此,中医称胃具有“主通降”的功能。当人吃饭后,食物在胃中需要4-6小时才能排空(下行到小肠),此时便会产生饥饿感。

由于人的体质差异,高矮胖瘦不同,男女老少有别,所以人的胃型和容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人吃饭以七-八分饱为宜,脾胃虚弱或年老体弱、想控制体重的人,可以吃六分饱,成长中的青少年也可吃九分饱,但一般不要吃到十分饱的程度,以胃部不出现饱胀感为度。

如果人的胃口太大,吃的东西又杂又多,经常饮食物过量,就会使胃的容量不断增大,造成胃的负担过重,消化能力变差,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胃的功能就会表现异常,失去正常的通降作用,出现胃部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打嗝、口气异常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些都是“胃气上逆”的表现,治疗需要通过和胃降逆、行气消导等方法,使胃重新恢复通降功能,排空顺畅。

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丹溪)主张养生一定要节制饮食,控制食欲,强调饮食上要做到“守口如瓶”,时刻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让疾病从口而入,损害健康和寿命。

胃口胃口,就是要护胃守口。若想让自己拥有一个好胃口,就要长期坚持一个原则:每餐都是为维护健康而吃,不是为填满胃口而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503-340461.html

上一篇:张遂与古代历法
下一篇:你喜欢吃狗肉吗?
收藏 IP: .*| 热度|

9 王号 杨正瓴 吕喆 苗元华 蔣勁松 丛远新 黄锦芳 刘庆丰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