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院士评选:候选人“绝对被动”是好做法 精选

已有 12764 次阅读 2013-1-3 18:42 |个人分类:事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院士, 候选人

  2013年又有好消息,院士再度紧锣密鼓地开始评选了。
 
  这次看到新闻上说:候选人“绝对被动”。我认为这是个好趋势,为之鼓掌。
 
  据说美国的院士评选就是“绝对被动”的,听说而已,俺既没有被候选过,也没有选过人,嘿嘿。在这种制度下,候选人对于自己是否候选都不知道,朋友推荐了自己没?不知道,选的票数是多少?不知道,谁选了自己谁在选举时诋毁了自己?不知道。
 
  而以前我国的院士选举,连不是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很多秘密投票会议的细节,不知道这国家的密是怎么保的?!俺甚至听说:出现过刚投完票,票数信息就短信发到候选者手机上的事情。
 
  而每次观摩院士候选人的公示材料,发现其中不少(抑或全部100%)都是候选者自己写的,虽用了第三人称,但是自我撰写的痕迹依然非常明显,不需要“狄仁杰先生”也能看得出来。
 
  联想到我国的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都需要候选人(全是白发苍苍的老爷子们啊)前往答辩,在很多年轻人面前谦卑地说明自己够资格获得这个奖,让人不禁为之一哭啊。
 
  好在,中科院负责院士评选的机构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让候选人们自吹自擂,而是置于“绝对被动”的位置,俺为之动容,并下决心撰文以颂之。
 
  国际上的很多奖项和称号都是评选者根据某个范围内某些人学术成就的大小进行遴选的,在有多个候选人的情况下,最后的名单肯定是需要投投票产生。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让候选人自己在申请中撰写自己的学术成就,一方面,这样做本质上是一种羞辱;另外一方面,如果评选者没有能力评价候选人的成就大小,那就干脆别设这种奖。
 
  接下来俺们开始使用排比句——
 
  1,“绝对被动”是对评选者(对于院士而言是已经是院士的先生女士们)的尊重。
  作为有投票权的人,当然应该知道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投票是自己进入这个团队的基本责任。即便里面有些人会因为个人原因而执行“逆淘汰”,也不至影响到全体的选择。而如果一个群体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这个群体就会不断地受到质疑,总有一天出现群体崩盘的局面。所以,即便为了个人在科学界的“尊重”二字,也会战战兢兢地拿起自己的投票权。
 
  2,“绝对被动”是对候选者的尊重。
  很多学者都会“敝帚自珍”,觉得自己做的小东西是天大的科学发现,也所以,在自我评价成果的时候,往往会比实际的要夸大N倍(N大于2小于正无穷),让自己去为代表性成果写什么“判词”,是鼓励个人的自我吹嘘,使得N在此时比往日更加增大了一些。不让候选者自吹自擂正是对他们表达最大尊重的表现。
 
  3.“绝对被动”是对观众们的尊重。
  几乎成了习惯,每次不管什么称号和奖励的评选,都会演变成“中国式关系”大行其道以及个人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表演机会,让观者无不鄙夷不已,平素里看上去人模人样的诸位大佬,在此时全成了表演艺术家,本来一向留给后生和旁人的严谨印象也变得虚伪无比,观众们虽然有傻的,但是总有些不傻的,如此玩法,大家迟早会散去。在我国,本来科学精神就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还想指望受尊重的科学家能或多或少地带动大家提升“科学精神”呢。评选不能让关心科学、关心科学界的人失望。
 
  4,“绝对被动”也是对公平规则的尊重。【这个就不展开了】
 
 
  不过,“绝对”还是“相对”?是规则设计中就可以做到“绝对”?还是仅仅告知候选者不要主动参与进来,让你参与的话你就可以参与。具体的机制设计的细节在新闻里没有说清楚,我们姑且认为规则的设计里就完全避免了候选者的任何“主动性”,然后再从细节看今年的院士选举这场大戏吧!
 
  期待着规则能够降临科学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649221.html

上一篇:【隆重推荐】52集动画片《少年狄仁杰》
下一篇:【美国掠影】前言:世界上最成功的人造国家
收藏 IP: 193.136.60.*| 热度|

70 刘全慧 曾新林 刘桂秋 李学宽 庄世宇 张士宏 肖重发 谢强 罗德海 杨正瓴 曹聪 杨斌 陈冬生 吴飞鹏 徐晓 朱志敏 孙学军 杨建军 余皓 喻海良 戴德昌 陆俊茜 徐绍辉 魏晖 唐常杰 水迎波 马红孺 曹俊兴 谢蜀生 陈亮 张兴旺 陈竹 赵美娣 张伟 王锋 王恪铭 刘良云 赵斌 刘艳红 王善勇 王涛 苏力宏 夏铁成 牛丕业 韦玉程 蒋永华 吉宗祥 罗会仟 陈沐 陈锡云 金小伟 闫钟峰 陈明 徐保磊 刘瑞亭 葛兆斌 孙亮 杨连新 秦四清 李梅 汪晓军 biofans zzjtcm zzlzhan luxiaobing12 xuyiganghz laoyipiao lishijianzheng songshu123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