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引言[2]

已有 3984 次阅读 2008-8-17 08:00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

??2005年的伦敦地铁和公交车上的爆炸、印度尼西亚最近发生的全国性停电的恶性事件,以及追溯到2003年8月的美加大面积停电事故以及2004年的“3.11事件”,这些几乎是在不断重复的突发事件就是人类很难控制的一些自然的或人类活动带来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往往是恶性的,也许,它们的不断出现是在提醒人类,面对时刻存在着的潜在威胁和突然就会在人类迫不及防的某一刻发作的事件,应该建立起一个全面和系统的应对机制,使得在这样的突发事件面前,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惊呆,而是立刻想到去启动一个可以减少或消弭灾难的相应的应急管理系统。
  这些事件过后,每个深受其害的国家和政府机构都在进行认真思考,在考虑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对于这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美国人现在也许就可以说,“如果再发生个类似911的事件,即便有飞机撞上了大楼,也绝对不会这么惨烈的结果。”中国人也可以说,“再来一场SARS,我们知道该怎么办了。”而对于特大海啸,孟加拉国其实早就成立过“灾害管理部”,就是由于该国各种灾害频繁,以往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0年,一次热带风暴致使30万人死亡。“灾害管理部”这类部门的成立即便不能改变灾难来临时的无措,至少可以在救灾中进行更加有效的行动。
??当然,对付这类突发事件,“救”怎么说都是事后才能采取的一种必须但却无奈的行动,相对于“救”,“减”是目前可以做到的稍微积极一点的行动,目前我国也在不断提及“减灾”这个概念,就是因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减少灾难带来的部分损失了。当然,面对灾难,“免”应该是最高境界,但这却是我们目前所无法达到的目标。所以,我们今天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还是以“减”为可行目标。
  ??
??应该说,到了新千年,我们所面对的突发事件显得比以往更加频繁、而其影响则越来越广泛、灾害后果越来越严重,除了受到影响的各国在以行动来“减灾”的同时,包括一些还没有面临过类似突发事件的国家也在考虑应对策略。可以说,在突发事件愈发普遍的今天,世界各国政府都迅速采取行动,寻求对策,王昂生在2005发表的《海啸大灾难与中国综合减灾应急系统》一文中提到,不少先行的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政府级危机管理机构:
??(1)美国:政府在20年前就根据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规模为2600 人,在全国设了十个分区,以加强国家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高效管理。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后,各大城市基本都建立了“911”系统以应对突发事件;此外,还设有“311”系统处理非突发事件。美国政府在2002年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把FEMA及许多相关部门聚集在此部下,力求解决国家的重大国土安全问题。
??(2)俄罗斯:根据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专门成立了“紧急事务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这个部门是俄罗斯的几大强力部门之一,在最近的几次反恐行动及重大减灾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俄罗斯安全减灾应急的主要部门。
??(3)日本:近年成立了“防灾省”,任命了防灾担当大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及应急反应系统,注重现代科学技术在安全减灾中应用。一旦国家发生重大灾难事件,日本政府首相将担任总指挥。
??(4)法国:专门有一个内务部民事防务和公共安全局,管辖全国24万消防队员及有关机构,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及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装备。该局365天,24小时值班,管理全国重大安全减灾及应急事件。
??(5)韩国:在韩国总理府大楼内,有一层楼为专门的防灾本部。它负责并代表总理府处理国家突发事件及灾害,并有相应技术系统及管理人员。
  ??
??我国经历过“SARS”这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及一些其他的危害较大的突发事件后,加上受到其他国家在其他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启发,对于救灾减灾的重视已经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不少城市相继建立了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较有代表性的有:
  ??深圳紧急事务管理体系
  ??广州110社会联动系统
  ??上海城市综合减灾体系
  ??乌鲁木齐“110”和“120”社会联动
  ??武汉城市应急管理联动
  ??南宁市社会应急联动系统
  这些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的设计初衷都希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做到信息共享以及多部门联动,以提高了多部门协调合作的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但是,从实施的效果看,其作用仍然存在不小的局限性,比如:当现场的信息(声音、图像、数据等)传输到指挥中心时,如何尽快地利用这些信息?怎么对收到的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进而为指挥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减少决策者仅凭个人经验和知识用“拍脑袋”的方法进行指挥决策的情况,应该说,在这个方面,正在实践过程中的这些应急管理体系还没有很好解决,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解决,这些城市应急系统的建设只是说明这些城市的管理者已经初步具备了应急管理的意识而已。
  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已经建立起的一些城市或行业部门“应急管理体系”还有待继续完善,一些城市搭建的“联动系统”平台还仅仅停留在信息传递的功能上,信息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和利用。
  如果我们把“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比作是一个“巨人”的话,这个巨人的神经系统从生理上讲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还只能象机器人一样具备了关节和器官的形式,大脑的“思维能力”还很弱,而要弥补这一不足,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辅助模型,以提高神经中枢的“思维能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35279.html

上一篇:用得奥运金牌的方法和力度弄诺贝尔奖
下一篇:《南游记》之十四——大学讲师是怎样炼成的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