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平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安平 健康时报资深记者

博文

不推荐用少量饮酒作为预防心血管病的方法

已有 3720 次阅读 2007-11-13 15:28 |个人分类:保健时报重要文章选登

———解读《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

■     保健时报记者 黄馨

 

    编者按:为了遏制我国心血管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大量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血管病防治的全局观点: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研究证明,尽管心血管病的深层次病因还不太清楚,但其危险因素已十分明确,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吸烟和缺少运动以及心理压力。研究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常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互相协同,互为因果,大大加速了心血管病的进程。2006年12月,由王文志、王薇、向红丁、李莹、许樟荣、吴兆苏、吴锡桂、周北凡、武阳丰、赵冬、顾东风和姚崇华等多名专家组成的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专题组,共同执笔写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

    近30年的研究表明,我国人群中心血管疾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由于心血管病的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使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研究证明,尽管心血管病的深层次病因还不太清楚,但其危险因素已十分明确,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吸烟和缺少运动以及心理压力。研究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常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互相协同,互为因果,大大加速了心血管病的进程。必须更加关注并存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改善生活方式可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效果,减少药物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顺从性

目前已知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300多种,但最重要的有十几种,主要分为遗传和环境两大方面,其中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它们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龄、男性和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发病倾向较高。发病与否不仅与危险因素作用的大小和时间有关,也取决于干预的时机和力度。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特别是近年发表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超重与肥胖、体重增长过快、过量饮酒和高盐低钾膳食。

    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和血清总胆固醇升高及糖尿病。

    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和过量饮酒。

    人群中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约33%归因于高血压,30%归因于吸烟,10%归因于高胆固醇,3%归因于糖尿病,24%归因于其他因素。

  研究还发现,“行为及生物学因素→疾病发生→疾病持续或复发”形成一个病因链。阻断第一个环节是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阻断第二个环节是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从防病治病角度看,这两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根据预防为主的理念,第一环节更重要。

  研究显示,我国人群中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是:高血压患病率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男性吸烟率高,女性吸烟率较低;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10余年来呈明显增加趋势;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与西方国家相比尚不太高,但近年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现在认为,除了年龄、家族史和性别等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外,其他危险因素尤其是行为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平衡膳食及过高的精神压力等。大量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改善生活方式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胆固醇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效果,减少药物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顺从性。

    研究还发现,吸烟者戒烟后,烟对身体的毒性作用会慢慢消失。不推荐用少量饮酒作为预防心血管病的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的措施有很多,首先是膳食干预。膳食营养失衡与心血管病多重危险有密切关系。

    对一般人群,应以合理膳食为基础,同时强调增加对心血管病有保护作用的膳食因素。其基本特征是:总热量不超标;饱和脂肪的比例≤总营养素的25%;盐摄入量<6克/天;足量的蔬菜和水果;有其他保护性的膳食因素。

    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建议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合理膳食8条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他有关制品;经常吃适量鱼、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主要是改善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应给予低能量、低脂肪膳食,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减少膳食总热量,使能量摄入低于能量消耗;对高血压人群限盐并增加膳食钙和钾;对血脂异常的人群,应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增加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摄入量;增加食物纤维素。

    第二项干预措施是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研究还发现,吸烟者戒烟后,烟对身体的毒性作用会慢慢消失。

    国际上一致认为:轻、中度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损害;大量饮酒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危险;不饮酒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危险高于少量饮酒者。也就是说,饮酒量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呈一种所谓的“U”型或“J”型关系。但是,现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少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饮酒的利弊不能绝对化,应根据其他情况综合考虑。重度饮酒和酗酒者一定要减量或戒酒;轻、中度饮酒者如无其他重要脏器如肝、肾、脑的疾病,不一定要强制改变原来的习惯,而是由本人抉择;不推荐用少量饮酒作为预防心血管病的方法。

低至中等量的运动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最强。过强的运动对心血管无保护作用,甚至有害 

第三项干预措施是参加体力活动。研究证明,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通过增加心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升高的血压、降低血糖水平和减轻体重等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另外,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减少体内的脂肪,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高、血压和血糖水平降低。

  随着汽车和电梯的普遍使用,人们变得越来越缺少体力活动。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很多人“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更有些人把体力活动看成是一种负担。所以,提高人们参加体力活动、达到自我保健的意识十分重要。

  提倡有氧锻炼活动。有氧代谢运动是大群肌肉参与,需克服的阻力较小,比较有节奏的重复性运动。有氧代谢的能量利用效率最高,产生的废代谢物质最少。典型的有氧运动有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健美操和跳舞以及非比赛性划船等。应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运动形式以提高顺应性。

  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三个阶段:5分钟~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20分钟~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放松阶段,约5分钟,逐渐减少用力,使心脑血管系统的反应和产热功能逐渐稳定下来。

  增加体力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体力活动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对于一些近期活动较少的人,心脑血管病患者或发病危险较高的人以及年龄超过40岁者,初期耐力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应适当减少。适应一周后再根据耐力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

  运动强度要适当。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锻炼次数决定运动量的大小。研究证明,低至中等量的运动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最强。过强的运动对心血管无保护作用,甚至有害。常用的运动强度有两种:低运动量,每周4次~5次,每次耐力训练持续20分钟~30分钟;中等运动量,每周3次以上,每次耐力训练可持续40分钟~60分钟。

  运动强度可以主观判定,但精确性较差。常用的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是通过监测脉率来判定。在起始阶段,达到各年龄段最大脉率的60%就达到了训练目的。其中,21岁~30岁的人群最大脉率为190次/分钟;31岁~40岁者为185次/分钟;41岁~50岁者为175次/分钟;51岁~60岁者为170次/分钟;61岁~71岁者为165次/分钟。以上标准仅适用于无心血管病者或低危者,心血管病患者或高危者要适当降低。

  另外,还要注意运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心慌、胸痛、头晕、持续咳嗽或晕厥等。对于一些心血管病高危者或年龄大于40岁且很少活动的人,在参加较大运动量锻炼之前应做心电图运动试验,以防出现意外。

  若运动时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心跳比平日运动时明显加快,有心律不齐、心悸、心慌、心率先快而后突然变慢;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胸痛、咽喉部疼痛或沉重感和其他疑似心绞痛的症状;眩晕或头痛、意识混乱、出冷汗或晕厥;严重气短、一过性失明或失语;任一肢体突然明显无力、身体的某一部位突然疼痛或麻木等。

    长期负性情绪或过度的情绪波动会诱发冠状动脉收缩、粥样斑块破裂,从而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最后一项干预措施,就是要缓解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又称为心理压力,其主要结果是引起心理应激,即人体对环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作出的反应。研究发现,心理应激是心血管病的一种危险因素。少量的可控制的心理应激对人体无害,是人类适应环境和生存所必需的生理功能。但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增加心血管病患病危险。引起心理压力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忧郁症、焦虑症、A型性格(一种以敌意、好胜和妒忌心理及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

    研究还发现,心理应激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诱发血压升高和心律紊乱以及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升高等,这些都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另外,长期负性情绪或过度的情绪波动会诱发冠状动脉收缩、粥样斑块破裂,从而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对已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心理应激会使病情恶化、不利于康复和容易再次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考虑到人类的社会性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包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个人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是心血管病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

    减少和预防心理应激和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主要有:避免负性情绪;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正视现实生活;有困难主动寻求帮助;处理好家庭和同事间的关系;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承受心理压力的抵抗力,培养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心理咨询是减轻精神压力的科学方法;避免和干预心理危机(一种严重的病态心理),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求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0-10872.html

上一篇:不怕药的结核病最难缠 (附件:查“户口”查出结核病克星)
下一篇:微生物是地球的原住民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