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平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安平 健康时报资深记者

博文

不怕药的结核病最难缠 (附件:查“户口”查出结核病克星)

已有 3755 次阅读 2007-11-13 15:27 |个人分类:保健时报重要文章选登

■     保健时报记者 吴玲娟 李莹

■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耐多药结核病是主要原因之一,卫生部将于2007年~2008年在全国开展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这是保健时报记者在日前卫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3月24日是第1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耐药结核病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全球每年新出现耐多药结核病病人约30万~60万,实际病人数可能已达100万。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说,由于耐药菌株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和流行,致使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耐药结核病是我国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肖东楼说,2005年中国如期实现了全球结核病的三大目标,即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率、治愈率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下一个目标是结核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在现有的基础上要下降50%。为了解我国结核病耐药性的流行现状,分析耐药性产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卫生部决定于2007年~2008年开展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0个调查点的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

  中国疾控中心临床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主任赵雁林说,我国从今年开始利用第五轮全球基金的经费以及地方的配套经费开展了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的项目,今年还将把武汉市和深圳市作为试点,进行耐药病人的治疗。

  目前我国预防结核病仍有很大难度。卫生部结核病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端木宏谨说,一方面,结核杆菌随排菌肺结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入空气中,并通过空气进入健康人体内,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无法阻断。另一方面,疫苗的预防作用有限。目前对结核病有效的疫苗仅有卡介苗,但卡介苗不能阻止健康人感染结核杆菌。它的作用是防止结核杆菌通过血液由病灶扩散至人体其他器官并减少结核性脑膜炎等重度结核病的发生。此外,结核杆菌生长缓慢,即使在纯粹的培养基里也需20余天才能长成可以辨识的菌落,故疑似患者需4周时间才能确诊并开始抗结核治疗。诊断周期长,也增大了结核病传染的机会。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端木宏谨说,治愈此类患者是防控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很重要。目前,治愈一名结核病患者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并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一些患者因为症状减轻、工作繁忙等原因没有按治疗方案服药,过早停药或断断续续用药造成耐药或耐多药病例的增加。

 

 

 

 

  结核病是全世界由单一致病菌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也是伴随人类时间最长的疾病之一。在德国海德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至10000年)人类颈椎骨化石上就留有结核病病变的遗迹。尽管在1882年医学家发现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但未找到对抗它的有效药物,结核病仍被视为绝症。

  1924年,俄裔美国生化学家塞尔曼·亚伯拉罕·瓦克斯曼经过3年的追踪,终于确认结核杆菌进入土壤后很快便消失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结论,它说明土壤里至少存在着一种微生物可以杀死结核杆菌。然而,土壤里有数万种微生物,要从中挑出某一种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瓦克斯曼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这种微生物。从此,他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再按它们的生长特性,在不同的培养基进行纯粹培养,然后取得它们的分泌物,分别在病原菌或其他细菌中做杀茵效能检查。他像查户口一样,对土壤中的“居民”挨家挨户地进行排查。

  到了1942年,瓦克斯曼鉴定的细菌种数已达到8000种。期间,他曾经发现一种链丝菌素能够杀死结核杆菌,但因毒性太大将其放弃。1943年,瓦克斯曼鉴定的细菌种数已达到1万种。就在这一年,瓦克斯曼发现一种灰色放线菌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对人毒性很小。于是,瓦克斯曼将这种灰色放线菌的提取物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944年,瓦克斯曼正式向外界宣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把放线菌的分泌物称为“链霉素”。

  由于瓦克斯曼发现了链霉素及其抗菌效应,他在1952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至今,链霉素仍是结核病治疗中的主要药物。悠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0-10871.html

上一篇:SOD抹在脸上很难抗氧化———权威专家解读抗氧化和抗衰老的关系
下一篇:不推荐用少量饮酒作为预防心血管病的方法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