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舌尖上的中国》——后过程的美食考古

已有 2837 次阅读 2014-8-20 09: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央视有个节目挺火的,名叫《舌尖上的中国》,而且这火是民间自发地点燃的,这对于央视来说真的有点匪夷所思。我也赶了个时髦,看了几集,拍得还真不赖。后来又看了《看天下》上的相关报道,才知道这是一帮体制外的人按照BBC的套路拍摄的,我的“匪夷所思”也就得到了解释。我这里并不想谈美食,也谈不了摄影,我谈的是考古学理论。“隔行不隔理”,我们可以从美食节目的拍摄方法来看看不同考古学理论的关键所在。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拍的是美食,但它并没有以美食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通过一个个人的故事展示中国人与美食之间的关系。比如,讲广东的村宴,那位欧阳大厨带领一队帮手为乡亲准备上百桌宴席,把半扇猪放进巨型的蒸笼中蒸熟……,当时我忍不住被感动了。这让我想起了儿时端午节的时候,赶上大人们龙舟竞渡的草地午餐,那大快朵颐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齿颊之间,我想起了家乡。《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美食展示在一个活生生的情境**之中,它是文化的、历史的、地域的、个人的,自然也是关联的。你不要告诉我什么叫做美食,也不必说美食是怎么做成的,但是通过这个情境,这个充满人情味、特定**的细节,我了解了什么是美食,我感受到美食,虽然我还没有吃到。

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这帮体制外“边民”肆意篡改了央视宏大构想。据说央视当初是要建立一个中国的美食体系的,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主题来拍摄,先写剧本,审查修改之后,按计划实施。“边民”们有点无法无天,居然改头换面,用了央视的设备、资金、频道资源,居然还敢说不是央视拍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些话都是些八卦,就不谈了。其实央视的想法也不能说很差,构建一个中国美食体系,而且也不是按老式的套路来做的,应该说也有创新性,通过系统的体系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不是也挺好吗!


老式的套路是什么样呢?各个电视台都有过类似的节目,小的讲一道菜是怎么做成的,大的讲一个门派的菜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秘诀、窍门。要讲到中国的美食,必定是按八大菜系挨个谈到。这样的制作形式说实在话更让人生厌。我称之为分类—描述阶段的拍摄方法,就像考古学中的分类—描述阶段一样。

美食考古的对象最终还是人,而非美食,就如同考古学研究对象是考古材料,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了解人一样。人应该是中心,脱离了人,任何故事都不会精彩。我们的问题是如何透物见人,无论这物是美食,还是考古材料。分类—描述是一种见人的方法,构建体系也是一种见人的方法,通过情境塑造还是一种见人的方法。过程考古学愿意把人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来看,后过程考古学愿意把人放在情境**中来看,文化历史考古把人放在时空框架中看,谁看得更清楚呢?也许这不是问题之所在,而是什么样的看法最贴近人?

我并不认为有哪个考古学的研究范式反对透物见人,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透物见人。《舌尖上的中国》的方式相当地后现代、后过程,它把一个个故事拼合成了中国美食的画卷,它的成功因为它贴近人,没有拿着大厨的架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美食,没有按照烹饪学的体系告诉我们中华美食的辉煌灿烂,它通过“管中窥豹”的方式,以常人的眼光与体验来看美食,唤醒观众的体验与回忆,所以我被感动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考古学呢?我们应该怎么透物见人呢?我不说你或许也明白了。


本文摘编自陈胜前著《思考考古学》,图片来自网络。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或科学出版社”

更多精彩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官网:http://www.sciencep.com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官方微博

腾讯微博:@科学出版社

豆瓣小站:@科学出版社

科学网科学出版社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20812.html

上一篇: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DNA
下一篇:人类母乳微生物菌群是“中性”的吗?|《科学通报》
收藏 IP: 124.65.204.*|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