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变化永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hua 世间唯变化永恒,以开朗的心简洁地生活...

博文

我和可拓学的缘分——东方科学史的研究是否还是蓝海一片?

已有 1535 次阅读 2021-8-31 11:55 |个人分类:可拓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和可拓学的缘分

——东方科学史的研究是否还是蓝海一片?


    在可拓学学习、研究、应用和推广一线,至今都活跃着一些“七龄后”、“八龄后”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70后”、“80后”,这里的“七龄、八龄后”都是实实在在年龄超过了70、80岁的可拓学研究学者。除了年龄相仿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思维敏捷,如果你事先不知道对方的年龄,完全可能误认为对方就是“70、80后”。

    正是因为这些童心未泯、思维敏捷的“七龄、八龄后”,让我这个70年代出生的“70后”开始关心起很多之前从不知道、或者以前没有系统观察和思考过的事情。比如,东方科学。

    对“东方科学”这一概念,最初完全源于一种逆反心理所引发的好奇,如果没有好奇的话,可能至今我还会经验性的认为这可能是某个东方人因为某种情结提出来的概念。

    经过网络搜寻,更为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答案完全出乎当时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经验认知。从历史文献记录角度来看,这一概念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源于科学史学科奠基人乔治.萨顿写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当我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关于“东方科学”这一新发现后,一位“七龄后”可拓前辈一早给我留言,觉得“应该有人写一篇关于发展东方科学的文章”。

    写一篇发展东方科学的文章?

    对我而言,好像很难...

    因为之前看过吴国盛老师的系列著作,还有李约瑟老师的...

    都谈到一些东西方历史文化及科技发展思维的差异,但视角更多是基于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最关键的是,发现萨顿先生提出来的“东方科学”里的东方不仅仅指亚洲中国,还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比如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叙利亚)

    真期望有人已经在研究了!

    上一次搜寻的结果只是知道了科学史学科奠基人乔治.萨顿写了《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但并没有找到其原著。虽然后面也陆续找到了一些线索,但还有很多不确定,需要继续深度搜索。

    继续带着问题搜索,发现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的确是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史学科的创立人,还著有《科学史导论》、《科学的生命》等作品。

    此外,这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又被翻译为《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在一个叫“深圳文化人小组”分享的【青史钩沉】历史的回响.科学(萨顿: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一文中介绍了萨顿当时发现的“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的关系,还告诫“西方科学”不要自满。

    文章开篇讲述了一位美国西部牛仔与科罗拉大峡谷的故事,引出“科学的发展虽然比大峡谷的断裂快得多。它看上去是革命的,但它依然是一个渐进过程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看到这个(发展)过程,只看到巨大的成果。

    文章坦言“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

    “第一件事,实际上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在中世纪,这些方法又被东方人民大大发展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第二件事,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16世纪那样,一旦抛弃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舞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上帝饶恕我)而作什么呢?”

    “当然,就科学研究领域来说,他们只能是与我们一起工作的,但是他们的应用可以是大不相同的。”

    “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

    “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议,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

    “为什么这不会再次发生?”

    “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

    “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

    “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而骄傲,但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只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是何等渺小,简直就是一会儿,一瞬间。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等灭亡?”

    “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但这不是我的任务。”

    “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

    “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热爱真理的全部,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

    “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

    “憎恶迷信,不管迷信的伪装是多么美丽。”

    面对西方学者的骄傲自满,萨顿接着说“我们必须谦虚,才能历经沧桑而存活下来,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考验,也是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的

    在谈及科学方法时,萨顿认为:

    “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还不是十全十美的。”

    “当科学方法能够被利用,并且时很好地被利用的时候,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如果不承认这种利用会产生两种局限,则是愚蠢的。”

    “ 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

    “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用。而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萨顿认为“科学精神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首先,科学的应用常常攀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例如,驾驶一辆可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并不需要教育和训练。而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因此,科学精神应该以其他不同的力量对自身给予辅助——以宗教和到德的力量来给予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学本质上也是不完满的。”

    “人类的统一包括东方和西方

    “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者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美丽和博爱也是如此。”

    “东方和西方谁说二者永不碰头?”

    “东方和西方在伟大的艺术家的灵魂中相聚。伟大的艺术家不仅是艺术家,它们所热爱的不局限于美;它们在伟大科学家的头脑中相会。

    “伟大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真理,无论多么珍贵的真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它应该以美和博爱来补充

    “我们的科学是伟大的,但是我们的无知之处更多。”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

    “让我们训练我们的灵魂,忠于客观真理,并处处留心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侧面。

     “富有人性的更好地为真理服务,才能更完满地实现人类使命!” 

     

      亲爱的小伙伴们,看到这里有什么感想?

      有没有想起了普朗克链条?

      或者想起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还是想起了科学与艺术和谐之美?

      我想起了理想中的那个充满爱和希望的美丽星球——爱希丽星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919-1302192.html

上一篇:我和可拓学的缘分——发现两个重要历史节点
下一篇:我和可拓学的缘分 ——处理家庭矛盾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收藏 IP: 117.136.63.*| 热度|

4 李宏翰 武夷山 张学文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