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卦 醉 话: 静 闻 蛙 歌 喜 观 蛇 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丕鹏 云游天下觅蛇迹 风雨烟云听蛙鸣

博文

先说声谢谢!

已有 4061 次阅读 2008-8-25 12:27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

引     子

回到家,家里领导告诉我听说基金下来了。尽管在得到正式通知前,这只能算一个定心丸样的小道消息,不管告知的朋友如何说作为一个一只脚在这个学科湿了点水的人都知道这个专业的项目评审结果,并且以为其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

不管怎么样,我听到这个消息,真的很高兴。不仅仅为家里领导主持的项目能获得支持而高兴,更为基金评审过程中所有参与其项目书面评议和专家会议评审的同行前辈和同龄专家的公正公平评议评审态度而高兴。

对我而言,这种感受是其他人不能体会的。因为以前两次我被资助的项目都是科研处通知有项目而我还不知道哪里来的项目。

不管怎么样,这次我更要借此宝地说一声谢谢。谢谢基金委管理者,谢谢所有参评的专家!谢谢你们的管理和专家高抬贵手和中肯评审!

第一个国家基金项目

9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虽然毕业时在中国科学发表了一篇据说是该刊36年来我从事学科的第一篇文章的博士,但一直不敢高攀国家级的项目。博士毕业后到企业从事了两年锻炼再回到高校,科研就成了当时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博士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很荣幸作为一个动物学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前期工作能得到国内医学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学科前辈和专家的认可和鼓励,意外地拿到了自己主持的第一个国家基金项目。按照现在的话说,从那时候起,我才算一个有着国家级项目的PI。哈哈……

记得9月开学后的一天,科研处分管计划的同志给我办公室打来电话要我去一趟科研处。那个时候我没有手机,系里唯一的公用手机由对外联系科技开发工作的办公室主任使用,我只是在去台湾的时候“滥用职权”用了半个多月。

我从接电话的同志那里领命,跑到科研处。所获得的好消息就是我的国家基金申请被批准了,当时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因为这是我们这样的小学校第一次获得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而且一次中了两个,另一个是数学系的一个博士。前一年我们有一位数学系的青年教师获得了青年基金的资助。他们工作都很出色,前者后来调到了其他高校(中国XX大学),后者当选为十五大代表,任期结束后也全家迁到上海一个重点大学工作。在我后来到现在的单位时,他们均已经在新单位工作,并招收博士研究生开展新的科研工作。

在我所申请的这个课题方面,我们先后也得到了省、教育部的项目支持,纵观那段时间的工作,总算没有辜负相关方面和专家的支持,取得了一些成绩。2006年,Cooper在其review性质的文章中给与了相当篇幅的介绍。

但不足的是不求上进的我没有超前的眼光,没有在这方面总结发表很好的SCI文章。所幸,现在有研究生喜欢继续从事这个方向的研究,希望他们能有更大的进步和与时俱进的理念。

第二个国家基金项目

为了多学点东西,也为了见见世面,我在第一个项目的后期走出了国门。项目交给家里领导来负责,当然在IT时代,我们利用email很好的按期完成了项目计划并结题。

2004年2月底回国后,急急忙忙赶在截至日期前递交了从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演化方面探讨环渤海区域林蛙多样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然后就是应老先生之邀到关外和青藏高原去考察……

哈哈,这一年的2次大型野外之行,把我山里娃对山水的情结给勾出来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实验室建设问题。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要建立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先进的完善的专业实验室开展我所曾经从事的科研方向,在短期内是根本没有可能的,当然这主要是我的运作能力有限。也许我只适合做一个游击队员,不适合当一个正规军官兵。喜欢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大概又是9月初,科研处的那位同志又打来电话,这次是直接打给我手机的,说我有项目下来了,需要填写计划书。我当时很意外,都想不起来是什么项目了。想想自己回来这半年,也就写了一个国家基金的本子,再没有写别的阿。难道这个馅饼掉下来了。

果不其然,是这个东西。根据专家评审建议,我们将项目的重点放在了生物学特性方面,可以说是这个项目真正拉开了我们转入野外工作的序幕,进一步激励了我开展野外的积极性,为走出环渤海区开展野外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

此前我们只是利用每年的野外实习在昆嵛山做一些调查工作,只是将工作范围定位于胶东半岛。当然,1997年至2003年在昆嵛山等地对昆嵛林蛙等的工作则是重要基础。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不仅重点对环渤海区域的林蛙作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将调查范围扩展到大江南北,收集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种类标本等资料。

第三个国家基金项目

从2005年开始,我们为了完成学校所提出的科研任务,每年都努力在开展着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深刻的体会是实验室带头人年初忙着写申请,年终忙着写总结,没有项目愁项目,有了项目愁完成,“日日夜夜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上”。

2005年申报关于青藏高原裸趾虎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物多样性课题,据反馈回来的同行评议意见,因一位专家有反对意见而未中。2006年又结合国家试点需要申报蛇类人工驯养中冬眠和无冬眠方面的课题,也与04年结局雷同。2007年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我们两位主要研究者分别申报国家基金。其中陆老师主持的林蛙多样性项目因为参加人员超项而直接未进入评议,我们协作外校同行申报的古爬行动物项目获得资助。

这几年的项目申报对我而言压力很大,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所以,我曾短信自己熟悉的同行朋友予以关注。

但是,连续两年的失败对我的打击却是很大,以至于到了今年,我已经有心无力了,尽管不是不明白,但确实不再短信求援了。

今年,我和陆老师进一步分开申报了两个课题,陆老师继续申报以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为的主林蛙多样性研究,我则回归硕士博士所学,以凹耳蛙为主,从发育和生态适应方面探讨蛙类听觉和发声器官的结构问题。

现在耐心等待的就是我们这第三个国家基金项目能不能真正的获得资助。当然,从得到的消息来看,严格来说不是我们的项目,而应该说是陆老师的项目了。她是我家里领导,她有项目支持开展工作,其实我更高兴。至少领导可以照顾我给我分点任务干干,哈哈。

我们祷告着,这消息是真的。我们期待着,项目批准书早日下来……

非常感谢

说一千道一万,作为我们这样的科研带头人,没有科研项目或者说没有科研经费的日子是很艰难的。尤其是现在,如果没有国家级的项目对科研工作的发展会有不同方面的影响。

尽管,工作22年来,先后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与了几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也自己亲自主持了10个项目,也获得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奖励,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但没有什么国家大型项目、国家基金的杰青、重点或重大项目。这当然与我不求上进有关,但想起来总觉得很对不起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志和研究生。

很多时候,我想我们能有个大带头人能为我们解决了项目和经费问题,我们把全部精力放在具体工作上,那该有多好啊。看过李连杰演的方世玉的电影,真如电影里所说,老大的位置不好坐啊……

所以,无论是从哪里获得项目支持,我们都是非常感谢的。

昨天晚饭学校领导给院士饯行,席间闲谈,院士笑谈让我跪在基金委大门前。我至今不知道基金委的大门超哪个方向开,……。

毕竟我们需要经费的支持,毕竟僧多粥少,毕竟我们水平能力有限……

所以,能拿到项目,是很感谢那些同行评议和评审专家,很感谢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很感谢……

不敢说给我一个项目,我弄个NSC什么的,更不敢说拿个NOBEL或者放个神10,但我们确实在扎扎实实做一些基础和应用相结合的工作,我们相信那是在科学和实践上会有意义的。

我应该好好总结总结这些年的工作,并从中获得经验与教训。尤其是科研项目的申报,这也是一个系统工作,与具体的科研实验活动同等重要。

拿什么打动评议和评审专家:立项的目的和意义,内容与方法和预期结果……

……

后记

写完后,家里领导看后,对我进行了批评指正,并建议我少写点这样的东西,多写点申报中的体会和经验……

我想了好久,好像没什么经验可言,自己能想到的也好像在其他同志早写过说过……

我只是想表达一种感谢的心情,感谢能给我们项目让我们做些工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924-36035.html

上一篇:美丽的祖国
下一篇:霍通的老青蛙—2.9亿年前的古老两栖动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