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rm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trmt

博文

[杂类]几年前在汉博网上的博文

已有 3684 次阅读 2011-3-18 23:46 |个人分类:杂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记忆, 欺骗, 信息素养, 价值取向

今天忽然想起以前在汉博网上写的一些零碎内容,查了一下,发现还在:
http://blog.handsbrain.com/htrmt/

几年前(2004.12-2006.1间)写的几篇短文涉及如下话题:
"欺骗"、“价值取向与教育”、“信息素养”、“记忆的重要性”、“关于开拓新研究领域”
1)教育是一门艺术

回复: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archive/2006/01/27/49434.html#59847

你所举的例子与我们讨论的问题毫不相干,甚至有点胡搅蛮缠的嫌疑。

>习惯,仅仅就是一种习惯!比如一个画家,能用电脑画画,
>他就是具有了信息技术素养,而他并不一定能熟悉Excel、
>编程等软件!
但是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渗透能力,我还是想多说几句:Excel
是一种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虽然这东西不能在绘画上给画家带来益处,
但是如果画家用它来记录自己的日程安排、日常生活的开销,并依
此对他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那么他的生活会是怎样?
看到这里,大家的头脑里可能会浮现出一个生活有规律、
做事有条不紊的形象。再进一步想来,具有类似这种形
象的人常常又会具有怎样的品质?话说回来,这仅仅是
推测,是不科学的思考,因为这其中的例外的绝对数量
也不小(虽然实际比例比较小)

至于编程:如今有一个计算机来自动绘画的流派,如果说是个画家
对这个都不知道,那么这对他来说意谓着什么?而一个具有“xx家”
的称号的人至少应当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是“博闻”的,孤陋寡闻的
称不上是“xx家”。

>也就是说只要他能把信息技术用于他的生活
>或工作中,就是具有了信息技术素养。
这么说来,可以认为只要是认得字那就是有文化了!?我们常说要“与时俱进”,
而我们的观念和概念也需要得到发展。社会发展了,“素养”一词所对应
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要求通常只会是是越来越高,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
改变的趋势根本就不会理会个人的意愿。

>我们不能强求人家使用他不熟悉、他一般不使用的东西!
实际上,信息技术可以使一个画家在自己的本行当上获益颇多:他
可以利用如今的信息技术来收集、了解网络上所保存的各个国家、
各时期的绘画流派,从而提高其自身的绘画技艺以及促进其绘画
风格的形成。确实没有人会强求,但不这么做就会很容易跟不上
如今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一定能提高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反过来可能会妨碍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不发掘事物好的一面,而是强调其反面,这种做法对生活有什么益处?

>记得去年各大电脑网站、报纸都登出这样的消息:使用屏保对液
>晶显示器有害。可到了去年年底,它们又登出了反面的消息:使
>用屏保对液晶没有影响!现在网络上、报纸的信息,大都是你抄
>我的,我抄你的,根本就没有去验正。如果我们上半年用信息
>技术,和年底用信息技术得到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我们难
>道相信哪个的呢?
看来您的信息技术素养还很不够,对于学术方面的“Trust”、“Evaluation”
等机制也不是很了解,如若不然,怎么就会轻易的相信了普通网站
和报纸上的东西?况且,对一个东西不加证实的信任是盲从,是非
常不理智的做法。

>我们的教育,老给我一个感觉,是教育的完人、培养的完人。可
>实际我们能培养出完人、教育出完人来吗?你看我们的培养目标,
>如果都实现了,那一定成了伟人了!我们不要老想成培养一个
>爱因斯坦、华盛顿,我们培养的,仅仅是社会上合格的人,仅
>仅是大众化的人,而不是神人、圣人。反过来说,如果真能出
>另一个爱因斯坦,也绝不会是我们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来的!
请不要拿你无法证实的东西说词!

>一班学生、一界学生,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育理念,为什么
>培养出各不相同的结果?每个人对老师的教育理解、思考各个
>相同,这才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这说明教育里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教育本身更倾向于是一门
艺术,但这不会动摇我们试图了解它、把它转变成一门科学的信心。


2)为什么说“如同在物质世界中缺乏营养一样,人如果缺乏信息技术素养, 就会在精神世界里发育不良。”

请参见问题来源:

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archive/2006/01/27/49434.html#54432

也许是我没有说清楚造成了您的误会,我所指的“精神世界”主要是指科学研究相关的活动。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习惯和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认为,没有上个世界开始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如今全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繁荣。而我们也更不可能有缘在汉博网这里交流我们 的思想。

我所谓的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在当前的信息世界里,运用信息技术来加速或促进个人在信息(特别是知识)的收集、整理、巩固与分享, 并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不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或知识的学习,而是指一种meta-learning的能力,它是learning的基础和保 障,这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正如你提到“直立行走”的例子,没有直立行走这个(基础)能力,人类其它能力的习得和保持将会被大打折扣,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直立行走就是其它能力的meta-能力。如果您能理解这里的比喻以及上面我对“精神世界”的意思的补充,那么就会容易理解我为什么会说“如 同在物质世界中缺乏营养一样,人如果缺乏信息技术素养, 就会在精神世界里发育不良。”


3)关于开拓新研究领域

参见下面链接中丁邦平先生的话:

http://blog.handsbrain.com/weiyu/archive/2006/01/12/28389.html#33647

有感:

丁先生所说的情况,不止是发生在科学教育方面,在如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和这些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国内基本没有自主开设新研究领域的传统,这实际上也是我国科技界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表现。 

国 内科技界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在跟风,总是等到别人已经研究了多年之后,才开始研究,说得好听是跟上了研究前沿,说得不好听,其实是在等待他人研究出一定成 果后,在一旁觊觎了很久,如今瞅准了,兴冲冲、忙不迭地跑去拣起别人没有顾及或剩下的果实,揣在怀里,并且还要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一样的大力宣扬,为个人博 取荣誉、地位、权利直至金钱。这种行为就如同动物界那肮脏、丑陋并且其行为令人痛恨的秃鹫一般,实在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我不是完全反对这种研究方法,而 只是想表明,当这种研究方式是多数人的行为时,就会不利于科技(生态)的发展。所以我们国家在科学的各个方面都难得有创新,更莫说独创的领域(指多数情况是这样)。 

古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现在国内的科学界里,那种为后人铺路、开辟新天地的科学精神实在是太缺乏了。


4)关于欺骗
岂止是教育!哪里又没有欺骗呢?!不夸张的说,“欺骗”早已成了我们的“国粹”,甚至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及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几乎无所不在,只是 在我们的国家里这种现象不寻常的多见,“欺骗”的表现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在知者骗无知者的同时,无知者也在骗知者;可是,无论是骗人的人还是被骗的人都对 “欺骗”习以为常,这才是真正令人惊讶的事情!! 我们应当警惕这种社会的流毒,不让它传染给我们的青少年。

5)集浏览器、资料收集、辅助学习、辅助记忆、提高记忆等功能为一体的学习内容管理工具 (已发展为HintsNet)

6)价值取向与教育
当前的教育状况可以这样来形容:学习者疲乏于学习,教育者茫然于教导。
在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理由时,大多数人常常会列出教得不够、做的不好、条件/环境不好等理由来。可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结论,实际上造成这种结果的本质因素是:部分在于当前的教育形式由于技术水平所限而不够生动,但更主要的原因应当归结于教育者没有教会和促使学生们主动、积极的理解教育者所想传授的内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当前社会的价值体系所渲染、告之(被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有问题。

7)对记忆的重要性的思考
记住和没记住的差别远大于记住的多与少的区 别--后者相对于前者容易弥补。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被教育者习得当前社会所(要求)应有的那些知识和能力,甚至更多。而其中又特别强调达到促使自 身稳定而和谐的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层次。即使我们想尽办法为被教育者创造知识的传授环境(例如,现在的儿童的教育环境确实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 是否是一代比一代明显的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呢?显然没有)。于是,当被教育者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指记忆能力)仍旧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就很难期望我们所创造 的环境给被教育者带来明显的效果。由此看来,研究记忆的保持和强化比教育什么和怎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这两个问题有突破的话,那么前者是质的突破, 而后者则多半是量上的突破(当然,量变到一定时候就会导致质的突破--例如,好的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时,就是这样的情形。但问题 在于,绝大多数人是懒惰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的学习者还真是不多见。另外,这还没有考虑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形成偏见以及依赖偏见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等其它众多的干扰因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2644-423979.html

上一篇:[观点]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意义
下一篇:[观点]读韩寒“为了食油,声讨百度”有感
收藏 IP: 61.186.95.*| 热度|

3 刘洋 贾利军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6 2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