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生物界中根本不能存在什么垃圾基因

已有 6921 次阅读 2012-9-11 07:30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家, 生物界, 参考消息, 垃圾基因

【本博按】有人总希望将他们不希望的东西冠以明显的带有歧视的贬义词,垃圾基因就是这样的提法。正如农业上不存在杂草、害虫一样,生物界也部存在垃圾基因。转基因生物学家将他们认为无效的基因成为垃圾基因,并根据有用基因和垃圾基因理论进行人类食物转基因,这个做法如今遇到了挑战。对于未知的自然现象,人类任何狂妄的态度暴露的都是其无知的态度,最终会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吕永岩按语:9月7日的参考消息》报道了由数百名科学家对基因研究的最新发现。这个发现表明:蛋白质编码程序有它们的“开关”,这个“开关”就是过去被人们认为无用的“垃圾基因”。垃圾基因“对控制蛋白质如何以及在哪里产生起了作用”,它们就像调光“开关”,“决定着每个基因的活跃和不活跃程度”。
    这个公开披露的重大发现对于转基因毒粮来说,显然是颠覆性的。我们知道,支持转基因毒粮的主将并不懂得基因科学,纯属情况不明决心大;主导转基因毒粮研究的,对基因科学只有一知半解。除了能用从美国那里学来的“转技”,并不知道他们“转”入的那些东西具有的全部功能;而那些鼓动转基因毒粮产业化的,却只是美国生物集团买通的枪手,充其量只会照搬照抄美国生物公司的广告而已。真正深入研究基因的科学家,一向都是极其谨慎的。他们要探究的是所有基因,包括那些过去认为是垃圾基因的所有功能。现在他们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这个结果对人类是一大幸事,但对转基因毒粮却是一个带有基础性的毁灭打击。     转基因毒粮是人类采取强奸自然的手段,将一些与原物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基因、包括有毒基因,用人为手段强行插入。这种强行插入,不仅插入了自然界永远不会发生的跨物种外来基因,还有包括启动子在内的一个工具箱,并且插入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基因碎片,也就是垃圾基因。转基因科学家在并不全面明了这些强行插入的基因、尤其是伴随基因的工具箱、垃圾基因将会产生何等作用的情形下,便依据转入的基因或能杀虫,或能抗除草剂,或能补充某种维生素,便利令智昏地贸然宣布“安全”,这显然是毫无科学根据、瞎子摸象一般的公然欺骗。     现在,数百名科学家发现了决定基因活动的“开关”,这个“开关”显然包括了转基因科学家转入的“启动子”及“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基因”。也就是说,转基因科学家不仅转入了有毒基因等,还转入了大量基因“开关”,这些基因“开关”能开启哪些人类未知的潘多拉魔盒,转基因科学家是不知道的,人类目前也是不知道的。人类目前知道的是:转基因技术一定会打开无可计数的潘多拉魔盒,并且它们还有在大自然中不断扩张的能力。正因如此,他们不仅会毁灭原始物种,改变地球的原生态,而且可能会毁灭人类,毁灭地球的生机。有谁敢说这种可能绝不存在?他能拿出哪怕有一点点说服力的根据吗?显然,绝不会有。     目前中国转基因毒粮专家的本事只是“一欺二转三祸害”,目的是自己发大财。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曹明华和曹明逸//@沧桑08: 如果曾有人说垃圾基因,那都是带引号的,对未知事物一概否定那是很肤浅的。只有方舟子一知半解地说绝话。基因间有promoter,enhencer,调控基因表达。还有很多重复序列很可能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有关,intron(内含子)和基因剪接有关,形成了不同的isoforms,并且也拷贝很多miRNA

@陈一文顾问新浪个人认证 【"转基因技术"是伪科学的新证据】科学家揭开“垃圾DNA”之谜 http://t.cn/zWFVuRv 自然,科学,细胞杂志发表论文揭示"原先被认为毫无用处的大片DNA是如何为我们的基因形成一个复杂的'控制面板'"揭示黄大昉"从一个生物体中提取结构、功能清楚的基因再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转基因技术"伪科学实质!
  • 最新基因理论颠覆性发现判决转基因毒粮死刑

收起|查看大图|向左转|向右转

最新基因理论颠覆性发现判决转基因毒粮死刑
转发(20) | 评论(8) 9月9日23:33 来自新浪微群-传媒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5-611473.html

上一篇:笔者小时候患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的亲身经历
下一篇:半岛电视台英文台采访弘毅生态农场
收藏 IP: 210.73.6.*| 热度|

5 陈桂华 杨秀海 杨洪强 张骥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