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qizhou 论春语秋,谈科说学,声传言教。

博文

中美大学访问之异同 精选

已有 10454 次阅读 2010-10-11 09:42 |个人分类:政策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交流, 大学访问

星期二,由于我晚上骑自行车、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去了急诊。不得不把星期五我主持来访教授的讲座事项托同事帮忙了。用我太太的话,“我难得在家歇歇翅膀。”“翅膀”一歇,想起谈一谈我所感觉到的中美大学访问之异同。

美国,到别的学校访问做讲座是衡量你的工作是否被同行承认的一个标准。所以能被邀请是很光荣的事情。一般每个单位(系或中心)都会有一个讲座系列。附近的和远方的各半。有来一整天或大半天的,看来访者的繁忙程度。除了讲座系列里的来访教授外,也有顺道拜访的。顺道拜访的由他认识的人主持,其他安排是一样的。访问过程通常是:前一天到时,主持人接机、陪吃晚饭。早晨有人陪同吃早餐,安排他和其他教授见面谈谈互相的工作。每人30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做一小时讲座。和学生座谈。陪吃中、晚饭、送上飞机。我每次有访客时,不管他的工作和我的近不近,尽量找出时间去见面。目的是向他介绍、宣传我的工作。每次总能从交流中学些东西。但陪饭则不一定,只有同行我才去陪饭。同一行,多个朋友多条路。

比较而言,我回国访问一般属于顺道拜访。主持人往往是我的朋友。听讲座的一般是他的学生。除了接待的朋友,只有偶尔看见其他教授。其余时间,常常仅仅与朋友的课题组见见面。很少有其他教授来与我见面谈谈科研,或者说来“卖一卖”他的工作。我和这里一个朋友聊过此事。他是这里一个系里的系主任。他说他回国访问有同样的感觉,并认为这是学术气氛不浓引起的。我想问问网友,我所体会到的是很普遍的吗?如果是,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2757-372031.html

上一篇:怎样引发科研的兴趣及创新的能力?
下一篇:我在美国读研时发表20多篇论文的经验及教训
收藏 IP: 122.150.209.*| 热度|

14 刘晓锋 刘全慧 朱志敏 杨远帆 曹聪 唐小卿 吉宗祥 熊李虎 杨正瓴 吕喆 唐常杰 姜洪洲 胡志丁 aichengzh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