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第二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在汉中举行

已有 3804 次阅读 2013-8-5 14:56 |个人分类:西北联大往事|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高等教育, 中国, 西北联大, 汉中

 

为了总结西北联大扎根西北的办学经验及所体现出的传统与大学精神,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研究,继20129月首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后,20138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主办,陕西理工学院承办的第二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暨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汉中隆重召开。汉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宗林、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浩分别致辞,回顾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南迁汉中艰苦办学的历史,及西北联大对汉中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认为西北联大的办学历史,不仅为今天陕西的高等教育,也为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全国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北联大师生在艰苦环境下,以办学救国为使命,仍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西北联大精神对今天的大学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校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昌学院、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及汉中市、城固县等20多所院校及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欢聚汉中,重温西北联大的历史,交流与研讨“西北联大与大学精神”,展示了西北联大研究新的进展。

一、进一步弘扬与发掘了西北联大的传统与大学精神。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在《我对中国大学精神的理解》中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与中华民族复兴存在紧密联系,这不是任何人的意志使然,而是历史形成的。通过对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的大学精神,结合自己的理解,他将中国大学精神归纳为:民族蒙难,教育救国;科学精神,人文依托;文化传承,新知创新;大学昌盛,国家富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浩研究员在《用思想文化提振大学精神》中认为,西北联大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深重之时,当时联大学人所追求的爱国兴学、发愤图强、民主进步、公诚勤朴等理念,对近代大学精神基调的确立有着积极影响。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在《西北联大与大学精神》中认为,西北联大不仅将中国大学制度系统地植入西北,更重要的是,西北联大对中国大学精神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读。它说明只有民族独立自由才有大学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离不开国家战略的自觉实践,离不开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西北大学作为西北联大的子体院校之一,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服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和学术创新,力图搭建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桥梁,维护和发扬了西北联大的精神传统。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在《历史需要诉说:西北联大的命运与意义》中通过大量新挖掘的史料,阐述了正是因为有西北联大的存在,才使得汉中在当时成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中心,并认为西北联大留下了巨大的教育遗产及宝贵的精神财富,相信再度走入国人视野的西北联大,必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赵忠教授《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新使命》一文认为,我们研究西北联大就是要弘扬联大在艰苦岁月中形成的扎根西北、爱国进取、艰苦奋斗、勤劳质朴的传统与精神,从而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注重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与和谐性。西北大学副校长李浩教授强调,虽然历史具有选择性和多面性,但是我们不应该遗忘西北联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以及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张亚群教授从西北联大的文物、校歌校训和办学实践,论述了西北联大的民族精神的独特品味。西北大学赵弘毅研究员论述了西北联大光荣的革命传统与高远的学术追求。西北大学姚聪莉教授分析了西北联大学术自由的重要体现和特征,指出西北联大学术自由是抗战时期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并对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西北大学副校长李浩教授、西安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安教授也就西北联大的文化传统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进行了独到的解读,认为大学教育必须确立坚定的民族精神导向。

二、进一步拓宽了西北联大的史实和发展脉络。西北大学姚远教授、姚聪莉教授《西北联大留给陕南的一笔高等教育遗产:陕西省立师专总校与分校的前世今生》,通过确凿的档案文献考证,确认今陕西理工学院与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及分校、由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发展而成的国立西北大学教育系、北京大学汉中分校(653分校)一脉相承,其学源于平津,地缘于陕南,有“师”、“工”两源。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邹放鸣教授、薛毅教授就私立焦作工学院与西北联大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认为焦作工学院是西北联大一个富有特色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学校从路矿学堂到焦作工学院、再到中国矿业大学,其成长发展伴随着历史的风雨与时代的沧桑,但始终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同步。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更社教授通过史料分析,认为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工程系,而矿冶工程系由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895年的采矿冶金科)和焦作工学院矿冶系(成立于1909年的采矿冶金科)合并组建而成。西安交通大学杨龙先生就西北联大医学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另外,西北联大常委许诵明的后人许冬冬、许兴凯教授的后人许继昌等回忆了抗战时期祖辈和父辈以一代知识精英家国天下的胸怀在陕南的工作与生活,为我们研究西北联大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论文对史料的考证与梳理,为我们进一步澄清西北联大史实和脉络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中国矿业大学、西昌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校追溯和续认为西北联大支脉学校并提供研究论文,特别是西北联大办学地汉中陕西理工学院的积极介入,也进一步扩大了西北联大研究的地域和所涉学校范围。

三、进一步深化了西北联大的历史作用与影响。华中师范大学余子侠教授《抗战时期高校联办的历史反观》,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高校联办的四种类型、四大支力和四类成就,认为西北联大的办学传统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西北大学赵万峰《论开发西北热潮对西北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西北开发热潮极大地推动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发展,包括西北联大在内的一些高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组建的,西北联大落户西北不仅促进了西北高等教育体系最终成型,而且促进了西北社会的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卫国教授与尚季芳教授的《抗战时期内迁高校与西北地区现代化》,认为西北联大对西北地区开启民智、经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等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这一切又极大地推动了西北地区的现代化。西北大学曹振明《以学科为中心论西北开发与西北联大》认为,西北联大对西北开发产生了高度自觉,其学科发生了以西北问题为研究对象的集体转向,并主动承担起了开发西北的重大使命。陕西理工学院院长何宁教授、李巧宁教授等的论文,则从西北联大的社会服务思想与实践及西北联大的建立与陕南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梁严冰《西北联大与西北历史研究》,杨云霞、姚远《西北联大法学教育与陕西近代法制教育的初创》分别阐述了西北联大对西北历史研究和陕西近代法学教育的初创,梁严冰在其论文中还特别指出西北联大时期的西北历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与影响至深至远。

四、对西北联大时期的重要学者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天津大学高教研究所王杰教授的《以建设中国现代大学的视角认识李书田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认为李书田任北洋工学院院长和西北联大常委时,使北洋工学院成为中国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型的样板,又播火西北,为西北高等教育植根,还将西北联大精神传播到了西康、贵州、浙江等地。河北师范大学戴建兵、张志永教授《抗战时期齐国樑先生在西北》一文,对齐国樑先生为民族抗战和发展大西北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尹晓东、姚远教授《1945年李月森博士访问西北大学》论述了19459月中旬李约瑟博士来汉中,访问西北联大的过程,为西北联大扎根西北,融会世界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钱海婷、白秀英、王淑红、姚远等还就联大教授岳劼恒、曾炯等的教育思想与学术贡献进行了研究,提供了数学、物理学等学科领域科学教育的新个案。高远《书生本色——陈石珍》通过细节分析,勾勒了19401942年间担任西北大学校长的陈石珍的书生本色。

与会代表参观了古路坝西北联大地理系、生物系、工学院办学遗址、城固西北联大法商学院办学遗址、西北联大发掘增修张骞墓碑刻等,发出《关于保护西北联大遗产、弘扬西北联大精神的倡议书》,呼吁共同保护西北联大的文化遗产,弘扬西北联大精神,加强对汉中的智力支持,确定20148月由西北师范大学承办在兰州举行“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初拟2015年由天津大学承办,在天津举行“第四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714320.html

上一篇:《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 后记》
下一篇:文化传承 莫忘76年前燃起的国仇家恨
收藏 IP: 124.115.173.*| 热度|

3 徐传胜 Jasion zoujinkexue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