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经济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light 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三个变量互相制约和发展。

博文

和武老师一文,经济学家争名

已有 4363 次阅读 2011-1-3 19:45 |个人分类:思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赵凤光

武夷山老师在经济学家不争名? 一文,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经济学学术规范领域相对其他领域的命名偏少。

我学到了一句《道德经》说:“不尚贤,使民不争”。这点理由应该是一个。

就我个人所学,经济学因为科学性和艺术性都有一定的比例,所以有些类似艺术品世界里的规则。就以书法为例,某某体为多,但很难给后续的作品加上某体的标签和成色。可以说前人的工作,很难成为后者可以界定清楚的工具和基础,更难成为后人超越前人的有效组成部分。

以规范角度来说,经济学角度很难以科学体系那样界定一个清楚的谁的贡献,以及明确和统一的工具。这点也与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有关。由于对象(其本质是人的主观选择)本身一直模糊和很难计量,以及可控和重复性,这点和中医也有类似,很难以随机双盲对照的科研方法来形成一个超脱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互动的硬科学体系。

第三点,经济学常规的分类方法,就以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为例:由于各自的研究范围不同,受众不同,功用不同,工具依赖性不同,这个命名的争与不争问题也是有差距的。

第四点,名与利的互换问题,我想有很多先进的工具和方法都私有化到一个特定圈子,以争取这个圈子的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类似密码体系的最先发明者很难得到最后名声的结果,有名者难以得到当时的利益回报,而得到利益者经常缺失了命名的机会。

第五点,经济学理论讨论的圈子和语言问题,例如勾股定理和毕达哥拉斯定理是特定文化和物理空间间隔所产生的同一内容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交流,是各自选择的命名体系所形成。

张五常(华人经济学家里很接近诺贝尔奖的一个,他的老师和朋友得奖的不少)很NB的一个论断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奖励那些在世界经济中心最近观察者的,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好友曾问他,怎么不发表一些新的英文的文章来解读中国现象,他说,研究中国的学者一定会随着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而得奖,而这个原创性的工作应该是中文先发表,然后在交流翻译成英文,那么中文的相关文章就是先进和权威的,想了解中国经济,不是等中国人或其他研究者把相关现象翻译成为英文,而是要来学习中文,才能掌握第一手的中国经济动态和理论进展。这个角度也提供了武老师的这个问题。

(另外至少张说过XX得的诺贝尔奖是用他的思想数学建模后获得,所以名还是有人争,只不过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了。)

除了上面提到工具视角,我想也是经济史学家的一个缺位,和经济理论评价批判界的缺位,以及适当的科普作者和好的作品。最近刚看了一本书,电影的100个故事,里面对电影的分类和断代,很多时就是影评者对特定时空的总结,后来被大家公认,比如法国电影的新浪潮时代。实际凯恩斯经济学派也是后续被其他理论工作者,学生和政治家公认,不是凯自己命名推销或推广的。我们这一代人学的经济学,基本都是美国人为主写的,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再版十多次,风靡几十年,他在教科书上和整个体系传播所获得名望在我们眼里,比他获诺奖的一个特定的的工具贡献,更能让人记住和留名。

经济学是一个太古老的体系,究其根本就是研究人的选择问题,尽管理论体系和科学体系相比,有落后之处。同时也是一个新颖的体系,他的研究对象一直在变化中,随着各种现代工具介入使用,所以也和生命科学的一样,总有太多的新东西出来。这对命名体系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简而言之,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的选择学问,可以说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经济学里的名能得到体系外公认和使用的还是比较少的。但体系内还是有一定规范的。

zt

http://jjxcf.org/POParticle/37/3485.Html

zt2 建议阅读

钱颖一老师的 如何理解现代经济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42-400638.html

上一篇:2011
下一篇:"京沪穗深" 还是"北上广深"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