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198729 植物入侵生态学博士在读

博文

博士毕业教高中,利国利民

已有 6292 次阅读 2015-5-30 01:43 |个人分类:新观点|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博士教高中


今晚我又看了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唤起了我心中久违了的“真、善、美”。上一次看还是1994年,我和父亲每天下午一起观看,这部剧简直就是神作,其崇高的艺术性、真实生动的角色形象,每次看都会让人返璞归真。


这个题目要讨论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相信在三年前程老师的《昨夜无眠》当中,大家已经针对博士生当高中老师讨论过好多了。结合最近有研究生自杀的事件结合我这些年的思考,我准备再谈一下。


个人一直以为:高中阶段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阶段不仅伴随着身体高速的发育,而且世界观、哲学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得以全面形成,可能随着激素摄入的增多,以及信息时代的推波助澜,这个时段可能还会提前,但今天先暂不讨论。


在高考之前很多人的智力水平就已经达到了一生当中的一个峰值,这段时间注定是刻骨铭心的。在这段成长道路上,能碰上这样一位知识丰富,又乐意于为教育奉献的博士毕业生,能不是幸事吗?


这种幸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学会解题应付高考、完成教学任务、增加实践拓展、弘扬远大理想和正确世界观。


一  学会解题、应付高考


我国的现状是:高中就是为了大学做准备,就是高考先行。

博士生本身就是”应试教育成功者”,许多博士生本身就是“考试高手”“解题高手”,更不必说那些高考状元,

就连我, 一个当年考上普通二本的学生,理综X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中的生物和化学部分都是满分。因此,大多数博士生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是当年的“做题高手”,你以为中考、高考、考研、考博、大学英语四六级是闹着玩的?凡是经历过并大获全胜的人绝对具有独特的解题实力。

内行人都知道,我国的考试就是考察”知识的冰山一角“,解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以前就见过有人做英语完形填空,不用看原文就能作对80%;还有人能将历年真题的规律倒背如流。

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是完全有能力适应工作的这一方面要求的。


二 完成教学任务


长期的博士研究冷板凳都坐下来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答辩更是剥一层皮。有了这样的经历,还愁什么《上学期教学总结》、备课准备、试讲公开课吗?

博士期间长期的、系统的科研训练提供了教师生涯中一切需要文案之类东东的完美解决方案。要不要翻译成英文?或者写成投稿的格式?基金的格式?呵呵~

例如您是生物学博士,去教授高中生物,第一节课是《细胞》,你开始讲的话能一样吗?能和那些没做过研究,没熬夜跑电泳的其他同事一个境界吗?相信您不但能将课备好,而且会“超额完成教学任务”。

博士在教授过程中无意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辨,没准就会打动台下哪位学生,直接影响到她/他的高考志愿,她/他可能就是未来的“大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这种信念。

赵忠贤院士在2010年在科学院做完演讲,被问及何时我国才能诞生炸药奖时,坚定的说,自然科学诺奖获得者就在台下,随即迎来暴风骤雨般的掌声!我就在现场,当时的感觉爽歪歪,哈哈


三 增加实践拓展


现在的高中和以前的高中不一样了,许多优秀的学校都借助大学资源或者依托大学平台,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尤其是那些XXX附中之类。连我上学那会都发一本书叫《研究性学习》,只不过没人重视,但我就对那本书印象很深,现在还保留在家里。现在更是提倡和鼓励“高中创新式研究”,不是很多人觉得教高中就断送研究了吗?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从教育局申请经费开展一些中小规模的“探索性研究”,既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科学研究的奥秘和享受真实参与的乐趣,又能或多或少减轻自己远离研究的“负罪感和生疏感”,双赢的好事啊。


四 非智力因素的启迪


一个高情商的博士不但是课堂上的讲师,而且自身也是青少年的学习和成才的榜样,如果真正的热爱课堂教学,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如果一名博士能在课堂上弘扬高尚文明的价值观,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博士生涯的真谛和核心:即哲学思维和批判精神。这样的学生是何等的幸运,这样的启迪过程是何等的高尚,这样的学校定会得到“桃李满天下”的果报。


当今的世界已经被污染了,到处都充斥着资本的恶臭,大学中大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令人恶心。中小学校是为数不多的圣洁场所,每一个真实善良的人都是爱孩子的,每一个“精神洁癖”的人都会选择学校作为“灵魂拯救”的起点。


“教育无小事”,当今我们已经很关注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而我们的孩子是比我们这代行将就木的一代更重要的主体,因此,广大优秀博士毕业生在高中教育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教育上投资是从来不会吃亏的,我们不需要2000个能盖10米高的楼的人,我们民族真正需要的是广泛的培养2万人,当中有一个人可能是1000米高楼的建造者,即使未能实现,我们也要为这种可能性投资,这就是教育……



PS: 拜托了有些媒体,不要再把博士后当作学位了,博士后就是博士生毕业后的挂靠研究状态,到现在了社会上还有人把博士后当做最高学位,可见我们的教育,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3718-894082.html

上一篇:想要二胎得趁早
下一篇:宝宝照百岁照,纪念一下吧
收藏 IP: 141.70.82.*| 热度|

17 张骥 李学东 宁晓民 王德生 侯圣玉 傅立福 方震 靳飞鹏 罗渝然 叶建军 蔡义宇 李森森 李本先 宁利中 侯成亚 liygmail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