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天堂-Sarac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raca 靠近植物,贴近大自然,心情故事,点滴记录!

博文

鲁迅先生笔下的艰涩和易懂(1)

已有 5536 次阅读 2017-10-16 14:59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鲁迅, 读后感, 呐喊, 朝花夕拾, 艰涩隐晦

鲁迅先生笔下的艰涩和易懂

—— 读《朝花夕拾》有感

1、关于先生的作品

  关于鲁迅先生的作品,接触渠道最多的自然是来自上中学是的语文课本。从上中学起,鲁迅先生的文章就逐渐多起来了,如节选自《故乡》一文中的《闰土》、揭示人性善恶的《一件小事》、回忆儿时趣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讲述日本留学期间故事的《藤野先生》,到关心时事的议论文《论费厄泼赖在中国应该缓刑》和《不能忘却的纪念-记念刘和珍君》,再到揭露封建社会落后、人们愚昧无知的短篇小说《药》等,都是语文老师精心指导阅读的名篇。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分析,毕业后的广泛阅读,逐步体会到先生笔下隐晦生涩的文字及其特立独行的文风正是鲁迅“文若其人”的真实再现。同时,走出象牙塔,踏入社会,稍通人情世故的我也慢慢理解了一代文学大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及其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这些文章有的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的收录在杂文集《呐喊》,或皆收录于《鲁迅全集》。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全集》1938年初版,1958年再版,接着在1981、1993、1996年和2012年被不断修订、增补和再版。可见,鲁迅先生的作品备受人们喜爱。

  从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愤世嫉俗、嫉恶如仇、满腔热忱、一心救国的文人战士——鲁迅。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那是一个正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期,外忧内患,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在何方,一直困扰着和鲁迅一样怀有满腔爱国热情的中国人。他们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信念,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投身到如何实现救国救民的时代浪潮中。在日本留学期间的鲁迅,在内心斗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逐步意识到拯救灵魂比拯救躯体更迫切的重要性。他毅然弃医从文,开始了新的人生道路。这一点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有着清楚的表达。这篇回忆老师的文章,一方面通过藤野先生关心上课做笔记是否有困难等几件小事,以小见大地体现了老师培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鲁迅先生在学医强国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怎样的思想转变。在日本长达七八年的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孜孜不倦攻读医学,想用最先进的医学技术拯救像父亲一样挣扎在垂死边缘的劳苦百姓,后又因为看到众多围观杀戮同胞的中国人的麻木表情,深深刺痛了他的爱国心,醒悟到当时的中国需要的不仅是拯救饱受疾患的劳苦百姓的医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拯救那些沉迷在围观群众里的愚昧麻木和冷漠的灵魂。于是,尽管他的医学解剖学成绩斐然,深受藤野先生赏识和给予厚望,但鲁迅先生断然选择了“弃医从文”的人生道路,开始了他一生落笔有声、傲骨铮铮、备受当局迫害,深受读者喜爱的文笔生涯。

 这弃医从文的选择丝毫不影响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伟大抱负的实现。他的性格是什么呢?鲁迅先生的性格是硬朗的,内心是满腔热忱的,眼光是犀利独到的,笔锋有时候是一针见血的,有时候则细腻敏感,擅长捕捉人间冷暖。他的杂文谈论时事、针砭时弊;他的散文和小说,洞察人情世故,反映人性善恶;他的书信集,与年轻人谈成长困惑,与挚友论人生理想和抱负。在这些或艰涩或流畅的文字里,一个引领时代思想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生抱负抒写得挥洒自如、不遗余力。这些抱负是什么呢?这可从鲁迅先生的座右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窥见一斑。

2、先生笔下的艰涩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杂文是艰涩隐晦的,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这并非是因为先生笔力不够,而恰恰因为他是一名弃医从文,决意要从思想灵魂深处拯救中华民族沉睡麻木的现状,选择了一条与当局政治主张背道而驰的口诛笔伐之路。因此,只能以常人难以理解的文字,小心谨慎、又力图木刻三分地唤醒人们被麻木和被奴役的灵魂。因此,在遭到特务跟踪、当局政府压迫的情况下,大先生只能选择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却又寓意深刻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社会主张和变革思想。譬如小说《药》里的文字,关于人血馒头治咳嗽病的迷信和愚昧。这一点在我离开学校后读了更多关于二十世纪初的作品,幡然醒悟到百姓的愚昧无知和社会发展的停滞是息息相关的。你怎么可以要求一个走投无路、穷困潦倒,拿不出医药费的穷苦百姓,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白天黑夜不断咳嗽,不得不面对死亡来临时,不去误信谗言、迷信那些蘸了在断头台被斩首的革命分子的鲜血就可以治好恶疾,恢复健康的草芥吗?没有社会变革和进步,没有科学普及教育,人们何以才能不迷信不被愚昧呢?当时中国的变革,就是当一大群人被关在一所密闭闷热的大房子里终日恐慌时,终究得有人出来大声呐喊,冲出樊笼,获得生存的自由。这就是鲁迅另一作品集《呐喊》的写作缘由。

 由此看来,作为一名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人战士,鲁迅先生隐晦艰涩的文字是可以理解的。在白色恐怖势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唯有文字表达方式隐晦,一语双关,方能与卖国求荣的亡国奴们继续口诛笔伐,方能影响着整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文化圈里的知名人士,一位对当时社会思潮态势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鲁迅先生从来都没惧怕过当局的各种压迫和限制。他擅长用隐喻、暗喻等各种修辞手法,不断用文字怒斥着当局打压学生革命热情的各种残暴行径。在腥风血雨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使命:“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他在《不能忘却的纪念——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呼吁。这篇杂文一来痛斥当局政治上的残酷和冷漠;二来呼吁人们学习青年学生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鲁迅先生艰涩隐晦的文字,长期以来也困扰着我。年少时,我一直想不明白被人们津津乐道,肃然起敬的一位知名作家,缘何写出来的作品要如此艰涩难懂,而非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简单明了、朗朗上口、妇孺皆知呢?记得上学时,试卷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要求写出先生文中某句话有何深刻含义?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个阅历尚浅,不通人情世故的少年,何以能理解别人一句话中所包含着的话中话,甚至是层层含义呢?这岂不是教人去辨识作者的文字里,有哪些话是不便明说而涉嫌含沙射影的痛骂呢?上学时阅读面窄,尚不能充分理解记忆,为了试卷上的分数,自然选取了死记硬背的方法来答题。如今,随阅读面的拓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逐步体会到鲁迅先生选择与当局针锋相对、口诛笔伐,拯救更多深陷黑暗的人们,是多么需要勇气和智慧。

  鲁迅先生文字的艰涩隐晦,这一点他本人也是熟知的。例如,在谈论到《朝花夕拾》文集翻译事宜时,鲁迅在1934年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如今,不仅不明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读起来费力,连时隔近一个世纪的后人们读起来也颇为困难,除非你很熟悉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正是给一些人造成了误解,即鲁迅的文字过于深奥,不熟悉时代背景是不容易读懂的。然而,历史是不能被后人忘却的,正如鲁迅在《不能忘却的纪念-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言其写作意义,不能忘却的纪念,终归是得有一些文字来记载的,让“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先生作品得以存世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从他的文字里,人们依旧可以看到社会百态中的人情冷暖,捕捉到人性里的真假善恶,获得生的勇气。

  此外,倘若还要接着认真思量先生用字的晦涩隐秘,还不能不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来做一些理解。作为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鲁迅先生也面临着一个新旧文化交替变革的过度。试想,要从一个摇头晃脑、苦思冥想、吟诗作对来做文章的教育模式,且该模式延续了上千年,只为追求字句工整对仗、思想陈旧腐朽的八股文,陡然转变到一种直抒胸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方式,也是一个颇具时代烙印的挑战性变革。令人惊喜的是,这场名为“五四运动”的新文化转变时间很短,变革也颇为顺利。短短的时间里,涌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一批颇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在二十世纪初人才辈出文艺圈里,以张爱玲,苏青、萧红、巴金、老舍、曹禺、徐志摩等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志士利用白话文通俗易懂的优势,借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题材,反映着新旧社会变革中的社会百态和人情世故。鲁迅先生也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同时代的作家在自己的文字里都流露着这种社会变革的痕迹。例如在《一件小事》中,人力车夫不慎碰倒了老女人,看着她徐徐倒下去的样子,急于赶着去办事的鲁迅竟然嘲讽地写道:“伊不过是个装腔作势的老女人罢了”。一个“伊”字透露出新旧文化运动交替特点,刚兴起的新白话文中还没有出现过女字旁的“她”。自然,用来指代女性的“她”的“伊”字出现在当时很多作家的作品里。当然,这篇短文以先抑后扬、对比鲜明的手法来赞扬人力车夫人性的光辉,反思自己狭隘自私的渺小。这一点在文章里表达得很清楚:“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样的自省和挖掘人内心的丑恶与善良的本质,是非常深刻而别具一格的。

(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4526-1081068.html

上一篇: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在你我身边——《植物新语》出版后记
下一篇:天象奇观:昆明的日晕
收藏 IP: 221.213.45.*| 热度|

5 周浙昆 朱晓刚 杨正瓴 梁红斌 陈湘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