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三年办一场展览仍有遗憾

已有 3819 次阅读 2017-9-15 07:24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三年办一场展览仍有遗憾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2017915发布

  (按:早上看到“北京欢迎你”微信群转发“华舆客户端”的报道,诉说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黄纪凯馆长举办一个展览的故事,历时三年,来之不易。这个展览就是《跨越时空的回响纪念150年前美国铁路建设的华工》,95开展,到108结束。我在《纪念150年前美国铁路华工建设中的华工》展开幕式上的发言,提到“我们期望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展出,让沉默道钉们作为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最艰巨工程主力的光辉事迹,进入更多的公众视野,让道钉精神深深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也希望组织方不断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展品”。在我看来,这个展览是开放性的、可复制的,在展览结束后,完全可以在稍作充实修改后复制展品,在期望展出的地区巡回展出,何乐不为。

笔者坚信,只要美中两国文化学术界、侨界共同努力,沉默道钉的“群英谱”和“家谱树”将不再沉默且根深叶茂的。)

——————————————————

来源:华舆客户端时间:2017-09-14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华舆客户端

黄纪凯希望在2019年之前能有更多华工及其后代的信息,届时再去美国办一个展览。

150年前,中国广东地区的1.2万名华工来到美国,参与修筑了第一条贯通北美大陆东、西两端的太平洋铁路。因为他们,太平洋铁路比预定的14年工期提早7年完成,被西方媒体称为“奇迹”。但华工所付出的勤劳汗水乃至宝贵生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大部分华工成为了美国经济危机和排华政策的牺牲品,他们的功绩也随之被遗忘、淡化。

正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穿越时空的回响”展览说的就是这件事。

2年策划,1年准备

位于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自201410月正式“开门营业”,大大小小的展览已举办了30余场,但像这么费心的却屈指可数。为了做好这场展览,馆长黄纪凯用了近3年时间。

“其实我早就有做一场关于铁路华工展览的想法,但当时想得比较简单,就想做个研究成果的展示,新旧照片的对比。2014年底和李炬、黄安年(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见面沟通以后,我就觉得不能这么简单,要做就得深刻,最好可以深刻到两国人之间‘民心相通’。”黄纪凯告诉捕舆者。

深思熟虑后,2016年中,他正式“下令”,将铁路华工的展览列入2017年工作计划,并确立展览时间,铁路华工史料搜集工作也随即正式开始。

但太平洋铁路历史年代久远,华工记录稀少模糊、分布零散,他们在备展过程中碰上了大麻烦。

“我们馆里收藏资料并不足以支撑这个展览,需要去找、去借。例如铁路华工的历史照片,我们需要和收藏这些历史照片的图书馆取得联系,申请照片、图片使用权,得到授权之后才能拿来用。”

因为大部分历史资料都由美国的高校及研究机构保管,黄纪凯按照涉外展览的标准,将每一件展品、每一副照片、每一处文字都做了清晰的标注,同时注明出处和使用权限。

本次展览展出的在美国铁路建设及美国铁路建设中与华工相关的出版物。

除了确保史料充分、来源规范外,对展览内容的把握也很“折腾人”。

“单单放上图片并不能说明问题,还要找到图片和事件间的联系。也就是既要保证历史真实,还要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黄纪凯说,策展期间,工作人员和李炬、黄安年两位顾问就多次开会,讨论挑选哪些图片和文字、怎么组合、怎么搭建框架。

2个愿望,1个遗憾

“穿越时空的回响”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漂洋过海异域拼搏”,讲述华人赴美建设铁路的背景;第二部分“艰辛历程竭智尽力”,介绍在缺乏现代化机器的年代,华工如何仅凭人力与简单的工具,开山凿路,攻克了一个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东西两条铁路的会合;第三部分“沉默道钉流传后世”展示社会各界对华工的评价,部分铁路华工及后代,以及世人对铁路华工的纪念与追思。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美国太平洋华工研究专家黄安年,对此次展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一次高水平的集中反映华工参与建设美国第一条太平洋铁路,推动美国近代崛起伟大工程的影展。”《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的作者黄安年在现场致辞中说,展览依托的学术含量高,言之有据,不乏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甚至连美国没注意到的课题也有所体现”。

《沉默的道钉》,2006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安年。(图片来自亚马逊)

黄纪凯说自己有两个愿望。

第一是通过这次的展览,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150年前美国华工的历史。“我们还希望在2019年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通车150年时,到美国去办一个展览。这个展览不仅有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些内容,还要有更多的华工以及华工后代的信息,一起整合到这个展览当中。”

但实现这个愿望还有些困难。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服务部的赵艾告诉捕舆者,因有关华工遗存的资料匮乏,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录当年华工准确中文姓名,无法与侨乡的家谱对照。

“华工后裔很难联系,一是许多人已经是第三代了,有的完全不会说中文,有的并不清楚自己祖辈是做什么工作的;二是当时一些华工修完铁路后并没有留在当地,有的还去了别的国家,有的留在美国,但后来也因为排华政策被驱逐出境,所以很难找寻。”赵艾说,根据对中英文史料的整理,最后只确认了9位华工后裔。

捕舆者在博物馆遇到了特地从美国盐湖城飞来参加展览开幕式的铁路华工后裔余黄铿娟。

78岁高龄的她在朋友和黄纪凯的陪同下正戴着眼镜看着墙壁上展出的历史照片和文字,一边用手指着,嘴里还一边默念着。听馆内的工作人员说,开展之后的三天,余黄铿娟每天都要走到二楼的展厅看上几遍。

华工后代余黄铿娟(右)在展览会观看照片。(图片来自美国侨报网)

当捕舆者向余黄铿娟询问关于她先祖的故事时,她拉着捕舆者走到位于美国拉夫洛克的华人墓地照片前,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她的曾外祖父伍氏曾被招工至美国修筑铁路,赴美之前写过契约合同,但之后就渺无音讯了。

“如果我们有更全、更详细的华工以及他们后代的资料,我们就可以在展览中画一个家谱树,看看150年前来美国修铁路的华工的后代现在都在哪里,在哪些行业和领域做着怎样的贡献。只有到了这个程度,中、美两国这150年的友好关系发展才能看的更清楚。”黄纪凯说:“如果条件允许,我还希望可以带着我们中国的孩子和美国孩子一起重新走一遍太平洋铁路,让他们去亲身感受那段历史。”

即将退休的黄纪凯说,虽然这场展览从内容上无可挑剔,但因眼下没能找到更多的华工以及华工后裔的资料,无法更加深刻展览的意义成了他心中的遗憾。

如果正在看此篇文章的你恰好知道150年前那段历史的“蛛丝马迹”,记得给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送个信儿”,他们和千千万万个华工后裔都期待着你的消息。

http://www.livejapan.cn/home/home_headLines/20170914/6939.html


按:附2015年黄安年、李炬著《chen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中国铁道出版社)封面封底展示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076031.html

上一篇:我的第18301-18400篇博文目录(2017-08-26—2017-09-14)
下一篇:观众留言《纪念150年前美国铁路建设中的华工展》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