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企鹅的生存绝技:打瞌睡
孙学军 2023-12-1 09:43
企鹅打瞌睡有助于生存 有的人非常善于打瞌睡。我们学校由于特殊纪律,不能随便逃课,也不容易在课堂内睡觉,但假装听课的同时进入梦乡,就成为许多同学应对这种压力的理想法宝。想不到的是,有一些动物,就靠不端数秒长的反复 打瞌睡,作为应对危险环境的绝招。有的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也是另外一种措施。动 ...
69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再生医学关注的目标疾病
孙学军 2023-12-1 09:08
再生医学领域,针对视网膜和关节病是非常重要的目标疾病,主要考虑的是,效果评价可立竿见影,没有悬念。这类疾病也符合干细胞疗法有效的特点,存在特定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不足,补充目标细胞就可以实现功能这样的特点。当然如一型糖尿病和帕金森也符合类似的特征,也是再生医学比较重视的方向。 Ocugen 由首席执行官兼 ...
224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远程合作不利于创新!【意外】
孙学军 2023-11-30 14:41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揭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谜题之一:为什么互联网带来的连通性并没有像重组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导致创新的热潮。我们的主要发现是,尽管远程协作原则上允许更多新的知识组合,但它也使团队更难整合这些部分。 在科学人才越来越多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时候 36 ,在2019年冠状病毒病大 ...
19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颠覆性发现:老鼠也有想象力
孙学军 2023-11-30 10:53
既然老鼠也有这种想象力,意味着老鼠和人类似,也具有心智,其他哺乳动物也一样具有这种能力。我们人类并没有超越其他动物的更多能力,只不过我们是经过更好的驯化的动物,有了共同的文化和教育,否则我们和动物的差别很不大。我们应该更加尊敬我们的动物邻居,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地球生灵。 “想象能力对人类 ...
20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氢气和生命的关系密切到令人吃惊
热度 2 孙学军 2023-11-26 17:31
上周在海南参加全国氢气生物医学会议期间和南京农业大学的沈文飚教授聊天,他说几乎所有研究过的植物都能产生氢气,新稻谷能持续产氢气数月,直到非常干燥为止,破除了外壳的大米失去产氢气的能力,说明氢气产氢气来自稻谷的外壳层组织。 我认为其关键信息是,一切植物都可以产生氢气。我个人因此的想法是,动物细胞 ...
5416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肥胖和寿命的关系
热度 1 孙学军 2023-11-24 09:09
博主:肥胖和寿命的关系比较复杂,年轻时期,肥胖意味着衰老加快,因为肥胖的许多改变和衰老呈现类似的分子特征,肥胖者也更容易出现代谢性疾病。但60岁意识老人,体重适当增加则能延长寿命。总之肥胖和衰老之间并不是简单线性关系,还需要更多系统研究。按照目前的证据,年轻时候尽量别太胖,年老时期尽量不要太瘦 ...
55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热度 1
从伪造文献到伪造研究数据,AI继续挑战学术研究底线
孙学军 2023-11-23 12:29
ChatGPT 生成虚假数据集以支持科学假设 ChatGPT 为说明某个观点会伪造不存在的参考文献,但现在能为了证明某个假说伪造研究数据,关键是这样的能力是这种技术的内生或延申能力,那么将来给学术研究带来的挑战将是无法想象的困难。如果让 ChatGPT 伪造原始数据,并利用这样的数据撰写医学论文。这会给假论文 ...
29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研究真实人类
热度 1 孙学军 2023-11-20 11:26
COVID-19 正在重组社会。孤独已经是全球健康严重威胁。 大型语言模型正在输出有偏见的医疗保健信息, 人机交互( AI)界面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技术、生物学和社会是无可救药地纠缠在一起的。科学是否准备好应对当代人类经验? 非常清楚有这样两类错误概念 :( i)将人体视为可以与人类 ...
42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科学、正义和证据
孙学军 2023-11-20 08:51
Science, justice, and evidence | Science 美国法院越来越依赖科学证据和专家证词来帮助解决事实问题。 2023 年 12 月 1 日,《联邦证据规则 702 》的修正案将生效,进一步明确了法院作为专家证据守门人的职责。这一更新是在最高法院关于联邦法官应如何评估科学证据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 ...
15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医学不科学吗?
热度 3 孙学军 2023-11-20 08:49
好几次都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内容是著名演说家和网红罗振宇先生的一场演讲(见 【罗辑思维】第四季 No.25 ) , 其中有关于医学研究的评论,为了说明其观点的客观性,是引用了 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万维钢 的观点。 大概的内容如下: 罗振宇请教了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万维钢。作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就是 ...
3856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