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医学领域,针对视网膜和关节病是非常重要的目标疾病,主要考虑的是,效果评价可立竿见影,没有悬念。这类疾病也符合干细胞疗法有效的特点,存在特定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不足,补充目标细胞就可以实现功能这样的特点。当然如一型糖尿病和帕金森也符合类似的特征,也是再生医学比较重视的方向。
Ocugen由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Shankar Musunuri和科罗拉多大学的Uday Kompella于2013年创立,致力于开发针对导致失明的眼部疾病的一流基因疗法,以及针对关节软骨病变等严重疾病的再生细胞疗法,这两个领域都缺乏有效的治疗选择。公司拥有三大平台:修饰基因治疗;再生细胞疗法;以及吸入粘膜疫苗平台。然而,对于Ocugen来说,这不仅仅是在主要市场将技术商业化。
“我们知道基因和细胞疗法是昂贵的。低收入国家的患者不应被拒绝获得治疗。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为全球人民争取市场准入,“Musunuri说。
关注眼部疾病
“视力对于充分体验生活至关重要,开发具有保留或恢复视力潜力的产品非常强大,”首席科学官兼研究、开发和医疗主管 Arun Upadhyay 说。
视网膜色素变性 (RP) 影响全球约 150 万人,是 60 岁以上人群视力残疾的主要原因。Leber 先天性黑朦 (LCA) 是儿童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全球约有 180,000 例。有超过 125 个突变基因与这些罕见的遗传疾病相关,目前尚无治愈方法。
与单基因方法不同,Ocugen的眼部疾病基因疗法针对的是主基因,而不是单个基因突变(图1)。
图例 1 |修饰基因治疗方法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色素性视网膜炎、Leber 先天性黑朦和 Stargardt)和多因素复杂疾病(干性 AMD)中的作用机制。
“我们的方法旨在对眼睛中的健康和生存基因网络进行分子重置,这些基因网络在疾病状态下受到干扰和不平衡,以恢复视网膜细胞稳态并为视网膜细胞的生存和功能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Upadhyay说。“通过靶向主基因而不是不同的特定基因突变,我们正在创造一种与突变无关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只需一次潜在的治愈性注射。
OCU400,用于RP和LCA,是Ocugen的主要基因疗法。目前在 1/2 期试验中,初步数据显示基于多亮度迁移率测试 (MLMT) 和视力的视觉功能呈积极趋势。计划于 2023 年底或 2024 年初针对成人和儿童 RP 和 LCA 患者进行 3 期试验。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影响全球超过 2.66 亿人,其中约 90% 患有干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具有遗传成分的多因素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需要终生给药的小分子或生物制剂,这使得依从性成为一项挑战;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一种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OCU410靶向干性AMD发病机制中被破坏的多种通路,如补体系统、炎症级联反应、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目前的护理标准仅针对补体,每年需要多次注射,并报告了副作用。
“一旦干性AMD出现病变,临床选择就很少了,”Upadhyay说。“像我们的其他基因疗法一样,我们针对干性AMD的基因疗法是一种基因修饰方法,因此它有可能解决导致疾病的许多途径,从而促进体内平衡 - 一种平衡稳定的生理状态。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OCU410治疗干性AMD和OCU410ST治疗罕见适应症Stargardt病的研究性新药(IND)申请,预计将于2023年底开始临床试验。
以再生医学为目标
膝关节软骨损伤和退行性变可以通过缓解疼痛来控制,也可以通过手术修复、自体软骨移植或关节置换来治疗。目前上市的产品使用负载在胶原膜上的自体细胞。
“目前的方法使用二维脚手架。我们的方法创建三维组织,在模拟关节压力变化和氧气水平的条件下,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这使得细胞能够成熟并分泌对软骨功能至关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并在六到八周内植入,并在移植后更快地整合,“Musunuri说。
“我们的目标是在2026年推出我们的基因疗法OCU400,到2028年至少推出两种基因疗法和一种细胞疗法,”Musunuri说。“我们将继续与FDA、EMA(欧洲药品管理局)和其他机构合作,并希望获得平行批准。
Ocugen 还在开发基于新型 ChAd 平台的 COVID-19 和流感吸入疫苗平台。这些疫苗旨在提供长达一年的持久免疫反应,减少传播并预防新的变异株。
通过伙伴关系实现全球准入
Ocugen正在寻找具有共同愿景和正确基础设施的企业合作伙伴,以支持全球发布。“对于我们的眼科基因疗法,我们正在寻找与相关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医疗中心和付款人拥有强大网络以及该领域商业经验的合作伙伴。这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一些区域伙伴。我们为我们一流的平台技术感到自豪,我们的成功将取决于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Musunuri总结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