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因为没有科学家,所以没有科学家
热度 5 邱泽华 2011-6-19 08:12
碰到分心的事。尘埃蔽日,泥沙混水,需要时间来沉落。索性晚上也不去加班,在家里看电视。 看的是《士兵突击》。 《士兵突击》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我以前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已经被深深感动。这些天央视又在重播,终于看到了开头。 一边看,一边就在想到底是什么让我感动。 &nbs ...
3395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5
所长抢科学家的项目是否定科学发展观的行为
热度 7 邱泽华 2011-6-18 15:27
一些人给我留言,说大项目就应该让所长负责。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一个真正的科学研究项目,无论大小,都应该让这个领域的科学家来负责。这是科学研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只有这个领域的科学家,才最清楚这个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也最了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这个领域的科学家来负责这个项目,才 ...
3779 次阅读|17 个评论 热度 7
科研人员有什么合法权益?
热度 2 邱泽华 2011-6-14 16: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2007 年修订)第三条宣布: “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最重要的是,国家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问题是:什么是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 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最重要的 ...
465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什么对科研人员最重要?
热度 10 邱泽华 2011-6-13 16:19
我很愚钝。比如我很晚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国家真正重要的是当官。 关于我的愚钝,一个新的例证是,我最近才发现一个秘密:对中国的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写过什么文章,不是你有什么科研贡献,而是你搞过什么大项目! 我是怎样发现这个秘密的呢? 这 ...
4063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0
钻孔应变观测的科技支撑项目建议要点
热度 3 邱泽华 2011-6-2 07:20
地震局要发展钻孔应变观测,要支持钻孔应变观测申请一个集成示范类的科技支撑项目。搞发改委项目之前,搞这样一个项目,这是正确的顺序。我在前几天的会议上提出了项目建议要点: 1 )项目类别:集成示范类项目 这是前提。项目的基本特征,是 ...
3730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钻孔应变观测:地震预报
热度 3 邱泽华 2011-5-12 22:21
汶川地震后不久,我们发现了新的地震前兆案例。我感情用事地提出了一个期望。直到玉树地震,我自己又否定了那个期望。回顾这些年我发表的有关议论,这个期望,以及关于那种地震前兆普遍性的话,都被后来的观测资料否定了。 最近,听说以那个期望为基础的建议,也被搁置了。我其实有庆幸的感觉。 一个院士私 ...
375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钻孔应变观测:长处和短处
热度 3 邱泽华 2011-5-5 19:26
钻孔应变观测的原理和方法,决定了这种观测有它的长处,也有其短处。对它有所期待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期待过多。 钻孔应变观测的长处: 1) 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分辨力高,可谓名列前茅; 3) 频带宽,简直是无可比拟; 4) ...
个人分类: 学术思想|3914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钻孔应变观测:深一点还是浅一点?
热度 4 邱泽华 2011-4-24 21:47
差不多十年前,我曾经提出,国外的钻孔应变观测可以达到 1000m 以上深度,这是我们做不到的,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之一。后来,不知道和我的建议有没有关系,有些人开始炒作开展大规模的“深井观测”。好像是地面的观测已经没意思了,要观测地壳深处的情况。我一直质疑这种提法,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过异议和反对。 ...
个人分类: 学术思想|4344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钻孔应变观测:我们的缺点
热度 2 邱泽华 2011-4-20 23:07
与国外的同行对比,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些优势。同样,与国外的同行对比,还能看到我们也有很多缺点。 这里只说现象。 1、 台网建设没有目标 简单地对比一下中国、日本和美国的钻孔应变观测点分布图,一眼就看到,日本和美国的观测点分布都有明确的科学目的。日本的钻孔应变 ...
312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钻孔应变观测:我们的优势
热度 3 邱泽华 2011-4-15 11:36
从李四光 先生提出用观测应力变化来预报地震的设想,到今天的钻孔应变观测,已经四十多年。面对日本大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新的惨痛灾难,面对一片混乱的地震预报现状,让我们回头看一下,在世界的坐标系里,我们到底走了多远。 这里有一个标志。 刚刚结束的欧洲地球科学年会,第一次设立了一个 ...
个人分类: 科研日记|32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