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零投档”如何才能转化为倒逼力量? 精选

已有 4331 次阅读 2011-8-21 07:46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零投档

      2010年,山东省本科有45所院校的文科专业、47所院校的理科专业甚至出现了“零投档”。河南省本科有54所院校的文科专业、63所院校的理科专业“零投档”;2011年,山东省本科有43所院校的文科专业、25所院校的理科理科专业出现“零投档”。河南省有31所院校的文科专业、17所院校的理科专业出现“零投档”。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份也有出现。

      出现“零投档”的原因多种多样,综合讲来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生源下降,招生人数增加,一增一减,使部分高校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影像。2007到2011年,生源数分别为1010万人、1050万人、1020万人、947万人、933万人。特别是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与此相对应,2007到2011年,高校招生数却是逐年增加,分别是565.92万人、607.66万人、639.49万人、661.76万人、675万人。一增一减,学生的选择性也就大了,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移。第二,出国人数增加。从1978年到2010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90.54万人,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313倍。2008年到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增长了24.4%、27.5%、24.1%,增长最多的正是高中毕业生。第三,在高中毕业生中,放弃高考、放弃考试、放弃报到的“三放弃”现象逐渐显现。第四,高校收费高、培养价值低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曾几何时,上大学是人们改变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可时代变化,颠覆了这一传统。现在上大学并不能改变命运,甚至是增加了一笔可观的开支。第五,高校处于比较偏辟的地方,高校特色不明显,办学质量不高也是重要原因。第六,高校同质化、盲目升格的后果。

      面对此种愈来愈严重的高校生源危机,政府的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如何应对呢?如何能够使“零投档”转化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倒逼力量呢?第一,对连续出现“零投档”的高校进行处罚。有效的方法是对其主要领导进行降级,减少其招生计划。让高校领导感觉到生存危机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应该说,无论如何,公办高校在目前情况下招生不如民办高校,都是一个问题。其中问题的关键是领导的改革动力不足,发展激情不够,进步举措不多。要形成高校发展的倒逼力量,必须首先形成对高校领导的倒逼机制。第二,千方百计解决中国高校发展的“同质化”问题、“盲目升格”问题。中国高校办学的趋同化越来越厉害,2008年到2010年,中国专科学校分别增加16所、21所、31所;本科学校分加增加339所、11所、22所,中专升专科、专科升本科、本科学院升大学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套路没有实质性改观。同时,一般大学模仿“211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模仿“985工程大学”大学的中国特色大学发展模式也没有大的变化。这样的恶果是中国大学无自己的特色,大学的产品规格相同,质量从阶梯排列,熟好熟坏一清二楚。一些二本、三本大学无人问津也就情有可源。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下决心改变制度导向,实现制度变迁。使那些走特色发展的高校、走内涵发展的高校得到奖励。用政策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和制度鼓励大学走特色发展的道路,鼓励大学走异质化发展的道路。第三,力促教育家办学,鼓励高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高校的办学方向受制于很多因素,除了外部激励因素外,内部因素如办学历史、领导办学理念等也在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一般讲来,只有真正视办学为事业的教育家,才会尊重办学规律,尊重教育的内生逻辑。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在为高校配备领导干部时,除了政治导向、学术导向外,应该注重领导者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工作实绩,尽快实现教育家办学的目标。这是高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保障,也是其内生的力量。

      本科高校出现“零投档”,既是给这些高校敲起的警钟,也是给中国高等教育敲起的警钟。但愿年复一年的警钟可以把它们敲醒,也愿这些警钟给所有高校办学者以警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477811.html

上一篇:如何使“寒门子弟”拥有春天?
下一篇:大学继续教育工作中应该倡导的十个基本理念
收藏 IP: 125.46.102.*| 热度|

7 吕喆 刘晓瑭 相启森 王涛 陈儒军 曹俊兴 罗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