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抛玉引砖”与“抛玉引玉”
2011-4-18 11:49
  当下的年代,申请各类课题时,你如谦虚地说“抛砖引玉”,有可能很快被打入冷宫。所以往往一改国人的传统美德、常规姿态,动辄填补空白、宇宙领先什么的。当然,学术会议上还是依然故我的多。   由于年近半百,充年轻已没有本钱,在我孩子眼里已近“垂死挣扎”。因此,也想换种活法。一贯“抛砖引玉”的我,给学生 ...
个人分类: 教育放谈|93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水到渠成”疑有误读
2011-4-14 17:29
简单说来,目前大多数字典、词典中对“水到渠成”的解释基本相同,都是说,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我认为这个解释错误。应当解读为:先人工造渠,再实现引水。由于同步实现,使人惊叹配合之巧妙。 我前一阵曾撰一文,从房地产经营的专业眼光质疑孟母三迁的故事,有网友进行商榷。这种做法我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2827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生历程“七”言谈——孔子与马斯洛自由谈
热度 1 2011-4-14 11:54
  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是他自定的最高标准了。   我想这句话应当是孔子七十之后的感慨了。孔子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与社会健康水准下,能活到七十岁确实是古来稀了。   如果万一孔子超过了八十岁,他还能用什么词 ...
个人分类: 人物沧桑|353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知道分子、知识分子到知造分子
热度 1 2011-3-22 10:09
“知识分子”的涵义除了字典中的解释之外,在国际人文及至科学学术圈长期存在争议。 “知道分子”听说是某人士在某文中用于指称、贬称部分知识分子的。 “知造分子”倒是我刚才突然想起的,懒得去搜索别人是否讲过。 我觉得在这三者之间作些对比,对我们的工作乃与发展可能还是有些价值的。 中国习惯用“抛砖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倡议科学工作者写传记
热度 3 2011-3-5 11:10
胡适之先生逢人常劝写传记,我也喜欢阅读传记类书刊,主要倾心于各类科学家、思想家传记。当然钱钟书先生也说过,吃过鸡蛋了,何必见生这只鸡蛋的鸡呢! 身为地理人,对地理圈的人和事更感兴趣。最近地理界的冰川研究前辈施雅风先生去世了,所幸施老给我们留下了《施雅风口述自传》。我们也 ...
个人分类: 建议与感想|28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预测随想与2050中国水想
2011-1-5 13:16
这几天见到《中国至2050年水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一书,作者署名为“中国科学院水资源领域战略研究组(”由刘昌明院士领衔编制),2009年10月出版。 我认为从事水科学研究的人士值得一读。我未及细看,先睹或有兴趣的的同仁不妨谈谈自己的水想。 关于预测,有人认为不可能。美国威廉·A·谢尔顿与中国当今的"说不" ...
个人分类: 水文科学|28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精神家园的“钉子户”
2010-12-25 19:39
 今天翻阅了王晓波的《我的精神家园》,作为年龄相差不大者,颇有熟悉之感。可惜他在自己的精神家园没住多少年(我想中间还应当有拆迁改造什么的,后来才会有重建。这只是我的猜测。没准他生来就住了,因为他父亲是大学教授,他说他家就住在大学校园里。我没有考证具体是北大清华或其它)。不由得联想到当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写”的人与“小写”的科学家
2010-12-25 19:14
  少年时常见媒体上用所谓“大写的人”作为宣传用语,只是感觉新颖,但心中有点奇怪的是:它与“小人”成对比吗?出处在哪?有“小写的人吗”?当今年少的看官可能有点奇怪,为什么不问老师?普通老师更多的是传授现成的知识,愿意并且能够解惑的老师在40年前可能是熊猫级人物,非常稀罕。   原来只感觉该词不像中 ...
个人分类: 人物沧桑|34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孟母三迁”疑为教育神话
2010-12-17 09:50
孟母三迁这个典故是知名度颇高的一个教育学故事,原文系出自汉.刘向所著《列女传·邹孟轲母》一文。文载:“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
个人分类: 教育放谈|4217 次阅读|1 个评论
改革开放前海归为何不出国?
2010-10-14 20:23
我心里头常有疑问:文革时相当部分海归遭受不良待遇,为什么没有选择再次离开? 马思聪的个例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为什么没有形成群体事件?今天阅读赵九章的经历,他与老舍先生对人生作了同样的最终选择。这个疑问又浮上了心头。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个例,他们的原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没有普适性。为何没有群体性离开?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28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