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nikit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nnikita

博文

按标题搜索
业余花匠养成记
热度 3 2023-6-20 00:43
我从2021年9月开始养花,一开始动机很功利:点缀新房,让我家显得有格调、有品位。心想买来的盆栽就算只活一个月,也比隔三差五买鲜切花合算。 一花一世界。养着养着,我从花开花谢中深切感受到四季轮回和生命律动。从和花儿“眉来眼去”中感受到幸福和满足,知道 ...
个人分类: 随笔|6973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听柴可夫斯基的《船歌》想起
2023-6-7 11:00
听柴可夫斯基的《船歌》想起 陈蕴真 读过契诃夫、屠格涅夫,听柴可夫斯基的《四季》,12首带12个月份标题的钢琴曲,脑海中很容易浮现19世纪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和庄园的生活场景。 第六首《船歌》让我想象起庄园里的小湖。六月初的午后 ...
个人分类: 随笔|45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思维工具:推理与批判性思维
热度 6 2023-6-2 22:43
科研入门系列之四 科学思维工具:推理与批判性思维 推理是论证的工具,是按一定的逻辑,从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科学是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知识 。因此构建科学知识的过程,是应用推理构建一个严密论证的过程。推理和实验、观察、数学一起,构成科学方法 ...
个人分类: 科研入门|718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6
科学论文写作检查要点
热度 2 2023-5-2 13:41
科研入门系列的第三篇,也是有关科学论文的最后一篇。 IMRaD格式科学论文写作检查要点(供参考) 陈蕴真 一、清楚科学意义是什么吗? 一定要在 Introduction 和 Discussion 中,通过陈述具体的事实 、和 已有研究发生关联 、 提供有意义的启示、推论等,让读者清晰意识到 本文的 ...
个人分类: 科研入门|693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批判性思维和论证结构分析
热度 3 2023-4-30 21:15
一篇科学论文佳作有“三好”:内容创新好、论证逻辑好和文字技巧好。科研入门系列的第一篇从文法上介绍了科学论文的篇章结构,这篇从逻辑学上介绍科学论文展开论证的模式。 科学研究离不开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通过层层追问,构建一个严密的论证。 1958 年, 英国哲学家图尔敏(Stephen Toulmin)在《论证 ...
个人分类: 科研入门|1201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科学论文的要素和篇章结构
热度 1 2023-4-27 19:40
2016年—2019年,我任职南方某高校专职科研岗副教授期间,指导了两个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向参加项目的本科生讲授了一些科研入门方法。现将部分授课内容整理为博文,供学生参考,请各位老师留言指正。以下是第一篇:《科学论文的要素和篇章结构》。 现在世界 上有3万多种专业科学期刊。第一本诞生 ...
个人分类: 科研入门|590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七绝五首】2020庚子年暮春游洛阳国家牡丹园
2023-4-16 12:04
【七绝五首】 2020庚子年暮春游洛阳国家牡丹园 作者 : 陈杏德 摄影 : 陈蕴真 2020年4 月26日 之一 闻道疫期花谢尽,却惊此处尽芬芳 ...
个人分类: 老爸的博文|13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黄河和密西西比河治理史比较研究
热度 2 2022-12-4 17:49
2022年12月4日,我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暨“历史时期黄河灾害及其治理”学术研讨会上,做题为《人河耦合系统演化规律初探:来自黄河和密西西比河治理史的启示》的主题报告。以下是发言稿全文,略有变动。 各位专家、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汇报的题目是《人河耦合系统演化规律初探:来 ...
个人分类: 黄河|622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孔子的“春秋笔法”:我国“大一统”文化基因的重要来源
热度 1 2022-10-29 17:48
孔子的 “春秋笔法”:我国“大一统”文化基因的重要来源 陈杏德 福建省福鼎市 第一中学 作者说明 :本文 十几年前 发表于 “国学论坛” ,文章标题最早是《 从对董狐的评论看孔子的 “春秋笔法” 》 ,后又改为 《董狐是良史吗? —兼论春秋 ...
个人分类: 老爸的博文|25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我和爸爸逆转了妈妈的轻度认知障碍
热度 7 2022-10-2 14:07
刚刚过去的 9月是中国 脑健康月, 9月16日是中国脑健康日,9月21日是阿尔茨海默病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脑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工具。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步入中年以后,我把维护大脑健康、保持大脑敏锐,列入日常必修课。工作上 “做减法”,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重要的 研究 领域;健康 ...
个人分类: 随笔|12522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11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