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bil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bilu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寿命的代谢层面和DNA层面的调控
2024-6-21 08:48
生物衰老的过程,和生长发育的过程一样,都是由程序控制的,对寿命的调控分为代谢层面调控和DNA层面调控。代谢层面调控主要通过四条信号通路来实现,其中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在食物充足时加快新陈代谢率,缩短寿命;与此相反,AMPK信号通路和Sirtuin信号通路感知食物不足的状况,降低新陈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5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复制性衰老是导致个体衰老的唯一原因
2024-6-17 06:13
组成个体所有的体细胞分为功能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功能细胞和成体干细胞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断的损耗掉,但这些损耗掉的细胞都可以由成体干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来补充上去。因此,如果成体干细胞不会发生复制性衰老。那么,由DNA损伤、细胞毒性化合物和癌基诱导等等因素导致的细胞衰老而损耗掉的干细胞和功能细胞,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4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干细胞抗衰老的复杂性
2024-6-1 12:02
个体衰老是由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衰老导致的,但人体中有几十种成体干细胞,不是随便移植一二种年轻的成体干细胞就能逆转个体的衰老,而是要对号入座的移植几十种年轻的自体的成体干细胞。可见,让人体返老还童是个复杂的大工程。 收集了人体的各种成体干细胞,而且种类还会继续增加,如下: 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6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衰老的机理意义及治疗
2024-5-27 16:45
本文是我撰写的第一篇专著,1998年发表在《燕京医学通讯》。是国内外最全面最前瞻性的衰老理论,至今看来完全正确。 作者:黄必录 摘要 动物整体的衰老是由组织中的干细胞衰老所致。因此,免疫、内分泌、神经、体液等的老年性变化归根结底是由干细胞衰老造成的。 细胞衰老是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6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衰老研究已经走偏了
2024-5-24 08:06
对于衰老的研究,现在都是从蛋白质、抗衰老基因、信号通路、代谢和表观遗传层面等等进行探索,反而发现衰老机制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得出结论,人体衰老是多因素的非常复杂的,逆转衰老比登天还难。甚至有些人认为,只有等到超级AI破解所有蛋白质结构,所有信号通路才能实现逆转衰老。而且很多研究人员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72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衰老探索历程
2024-5-19 14:23
8岁时在离家不远的一条沟壑中看到过一个装着死人骷髅的陶罐,陶罐表面长着绿色的青苔,感到寒气逼人,就意识到了自己总有一天也会被装在黑暗的陶罐中,永远永远永不复生!好恐怖啊!于是就产生征服衰老的想法。小学毕业后就开始观察动植物的衰老现象,收集各种衰老知识。 1998年,在北京燕京函授医学院上发表了一本题为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7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2024-5-16 17:08
除了心脏,人体所有的器官每天都有大量的细胞死亡与再生,这些再生的细胞来自于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和细胞分化,因此,干细胞就要反复的分裂。但是,干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而且每分裂一次干细胞就会衰老一些,因此,我们的身体就这样慢慢的变老了。那么,干细胞的分裂次数为什么是有限的? 原来,细胞核中有一个限制细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6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雷帕霉素、二甲双胍和亚精胺的抗衰老机制
2024-4-30 12:43
雷帕霉素、二甲双胍和亚精胺是三大抗衰老药。由于这三种抗衰老药都能提高细胞自噬,因此一直以来都认为,这三种抗衰老药是通过增强细胞自噬来抗衰延寿的。例如,二甲双胍能够增强细胞自噬[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4.015]。 但是,提高自噬有可能会缩短寿命,因此,这三种抗衰老药是通过提高自噬来延长小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8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成体干细胞能无限分裂吗?
2024-4-29 08:06
提到人为什么会衰老?可能我们脑子里会蹦出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术语——分子损伤积累、线粒体功能障碍、表观遗传改变等。这是因为,有人认为,小鼠的肠道干细胞的分裂次数可高达1000次以上[Rubin H. The disparity between human cell senescence in vitro and lifelong replication in vivo.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2;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8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用第一性原理探讨脑老化机制
2024-4-25 21:03
关于脑衰老(衰老)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表观遗传改变,自由基对DNA和蛋白质的损害等等都不是原因。例如,1965年,Hayflick把年轻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衰老的细胞质中,结果细胞恢复了分裂,并按年轻的细胞分裂次数继续分裂下下去,提示,决定细胞衰老的部位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中突变的线粒体、堆积的脂褐素和各种变性 ...
个人分类: 衰老生物学|7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