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Physics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PhysicsL

博文

研究快讯 | 利用FAST搜寻超新星遗迹中的射电脉冲星

已有 135 次阅读 2024-4-8 20:1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gif

Editors' Suggestion

A Search for Radio Pulsars in Supernova Remnants Using FAST with One Pulsar Discovered

Zhen Zhang (张振), Wen-Ming Yan (闫文明), Jian-Ping Yuan (袁建平), Na Wang (王娜), Jun-Tao Bai (白俊涛), Zhi-Gang Wen (温志刚), Bao-Da Li (李保达), Jin-Tao Xie (解进涛), De Zhao (赵德), Yu-Bin Wang (王榆斌), and Nan-Nan Zhai (翟楠楠)

Chin. Phys. Lett. 2024, 41 (2): 029701

DOI: 10.1088/0256-307X/41/2/029701

文章亮点

利用FAST在超新星遗迹G29.6+0.1中发现了一颗可能与之成协的新脉冲星PSR J1845–0306。该脉冲星与超新星遗迹有相似的色散量,它们之间的成协性尚需更多后续观测进行验证。

微信截图_20240408201402.png

图1. 脉冲星PSR J1845–0306的搜寻结果图。左图:脉冲星搜寻软件PRESTO的搜寻结果。右图:脉冲星数据处理软件DSPSR折叠得到的平均脉冲轮廓。

利用FAST搜寻超新星遗迹中的射电脉冲星

研究背景

按照标准的脉冲星演化模型,脉冲星诞生于超新星爆发中,因此自转较快的年轻脉冲星会有很大概率处于超新星遗迹环境中。在超新星遗迹中搜寻射电脉冲星对研究脉冲星的形成和超新星爆发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将脉冲星与超新星联系起来,可以获得这两类天体的信息,它们之间的成协性有助于获得年龄和距离的独立估计,从而更准确地约束脉冲星的诞生特性,并有助于阐明超新星遗迹的特性,如频谱、形态和演化状态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在超新星遗迹中搜寻脉冲星的观测研究项目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脉冲星研究团组及合作者利用FAST在5颗超新星遗迹中进行射电脉冲星搜寻观测。在超新星遗迹G29.6+0.1的观测中发现了一颗新脉冲星PSR J1845–0306,其自转周期为P=983.6 ms,色散量为DM=444.6 ± 2.0 cm−3·pc,该色散量与估计的超新星遗迹色散量相似,表明两者可能具有成协性。它们之间的成协性需后续观测确定脉冲星的年龄、距离、自行等关键参数之后进一步验证。

在已知的383颗超新星遗迹中,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被确认与脉冲星成协,对脉冲星诞生机制提出了挑战。高灵敏度的搜寻观测有助于发现超新星遗迹中可能存在的暗弱脉冲星。FAST拥有无与伦比的观测灵敏度,未来几年,FAST有望在搜寻超新星遗迹中的脉冲星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物理学会旗舰期刊

1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代表性成果一项

2

未来科学大奖代表性成果二项

3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5篇

4

高被引原创论文数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研究快讯回顾

流匹配方法计算自由能

超流液氦表面悬浮二维电子体系的实现、表征及操控

利用实时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单分子结中的电荷输运过程

VASP2KP: 通过第一性方法计算kp模型和朗德g因子

共线反铁磁中的手性狄拉克费米子

三类Kagome结构的高通量计算及热力学稳定性评估

利用深度学习预测复杂网络的热导特性

La3Ni2O7高温超导电性的微观有效模型及密度矩阵重正化群研究

活性转子系统的局域转动阻塞和多级超均匀性

拓扑半金属磷化钼中的巨大非线性光学效应

具有超宽温域、低电流可调性的巨二维斯格明子拓扑霍尔效应

3.jpg

研究快讯78研究快讯 · 目录上一篇研究快讯 | 流匹配方法计算自由能下一篇研究快讯 | 量子临界调控的量子点功率捕获阅读原文文章已于2024-02-28修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6263-1428775.html

上一篇:CPL恭祝大家新春快乐
下一篇:前沿综述 | 有限温度下半导体的电子和声子能带结构分析:方法和应用
收藏 IP: 120.230.5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