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fycyy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xfycyyhang

博文

钱学森批评的“胆子太小”具体指的是什么? 精选

已有 5008 次阅读 2023-11-28 06:05 |个人分类:学术交流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钱学森批评的“胆子太小”具体指的是什么?

在谈钱学森批评的“胆子太小”之前,让我们先从科学的源头之一——假设与猜想说起。

科学假设与猜想,无疑是科学家的一种高级智慧,这种智慧是科学家集经验、直觉、想象和灵感的一种独特思维过程。现在对这个思维过程了解的还不多。这种智慧的初始形态笔者称之为“猜向(意向)智慧”(下称“猜向智慧”),即一种学术新思想萌芽状态,离学术创新最近的一个地方。学术创新需要科学家在荒无思迹的学术空白之地,由事实激发思维与猜想。这种猜想不单纯靠对事实的客观分析与推理的逻辑性,而与主观性、想象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种思维过程可能如下:学术信息输入——在兴趣与解决问题的情感激励下,对目的、目标的集中、对信息的过滤——调动经验、直觉、想象和灵感——创意自已专属的靠近目的的一种猜向、意向。这种猜向、意向是在事实与信息欠缺、不完备的情况下,经过个人经验、直觉、想象力的凝炼,而提出的一种学术假设与猜想,是一种人工智能不具备的高级思维智慧,是客观的逻辑与主观的超逻辑的结合。主观性与想象性是“猜向智慧”的两个突出特点,还有一些其它性质,如非逻辑性、非理性、不确定性,甚至虚幻性等。这种“猜向智慧”不要求全方位通透考虑(事实与信息不支持),不要求强逻辑性与推理的严密性,突出对关键学术信息的快速有效识别和响应,采用奇兵出击、单刀直入、突破一点、不及其余,择取某一学术方向的关键点提出自己的创意、见解或学术思想新“点子”。

“猜向智慧”必须伴随表述,没有表述不仅不能称之为“猜向智慧”,也无从成长为学术新思想。就是说,“猜向智慧”是在大胆想象基础上,学术智慧的大胆表达,只有表达出的“猜向智慧”,才能为科学“试错”提供原料,为科学过程提供始点。         

“猜向智慧”多在学术交流中受激并呈现,成为学术智慧系统的一种精华,它与科学发现相互依存,成为学术理论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交流常常被称为科学的源头之一,“猜向智慧”也就成为提高学术交流效率、创新学术思想的一种有效方式而被科学家所重视。科学哲学家刘大椿:“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总之,理性与非理性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二者都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科学过程中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等不同思维方式的契合,共同推进了科学认识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回到科学或学术“胆子”的话题。钱学森经历了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科学强国的核心过程,深谙科学从学术思想萌芽、经过成长、再到科学创新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临终前的钱学森特别看重的是学术思想萌芽阶段,特别看重学术交流对学术思想萌芽的独特作用。大家还记得2005年“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里的“good idea”,以及”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吧?在那里钱学森将其提高到科学创新的空前高度,说:“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 idea’”,并将”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等问题,提高到“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高度来看待。从这点看,笔者认为,1995年钱学森给王寿云等6位学者写的亲笔信:‘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首先表现在“good idea”上,即学术思想萌芽,不敢想、不敢表达出来,其二表现在学术讨论不惧权威上。这两处“胆子”太小,不敢创新,“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可能有人对上述时间倒叙逻辑提出的结论提出质疑,那么钱学森在写此信的9年前,即1986年钱学森主编的《关于思维科学》著作中提出的认识:1、学术讨论对思维创新、学术创新有重要作用,“学术讨论搞得好,学术成果就多”;2、学术讨论不要怕错、要大胆,“在学术讨论中,不是每个人讲的都是正确的,错了也没有关系。我们中国人现在好像错了就下不来台似的。我认为不然,在讨论中,讲错话,提错意见的人,对于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也是有贡献的。”从钱学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两点认识来看,也支撑了上述笔者的结论。

                                        2023112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292-1411469.html

上一篇:学术交流在科学逻辑中的价值
收藏 IP: 183.254.64.*| 热度|

21 周忠浩 王涛 崔锦华 郑永军 信忠保 武夷山 尤明庆 张学文 许培扬 夏向阳 吴斌 葛及 姚小鸥 檀成龙 孙颉 孙志鸿 张鹏 Medjaden美捷登 杨正瓴 陈蕴真 550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