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omicrolett

北京理工大学胡斌、蔡然&兰州大学田福泽:基于可逆粘附网络水凝胶的长期高保真EEG记录与机器学习辅助的注意力评估 2025-07-11
研究背景 水凝胶表皮电极在电生理信号传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旨在采集和处理生理信号的系统时,水凝胶作为电极材料,展现了卓越的生物相 ...
(1436)次阅读|(0)个评论
南京林业大学张书等综述:智能锂基电池的传感器创新,进步、机遇和潜在挑战 2025-07-10
研究背景 能源存储需求的快速增长,由电动汽车(EVs)、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所推动,使得锂基电池(LiBs)成为现代能源解决方案的基石。锂电 ...
(3518)次阅读|(0)个评论
清华大学闫剑锋&谢家旺等:基于相变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子芯片超快激光制造 2025-07-09
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计算任务的复杂度和数据量不断提升,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子计算具有运算速度快、并行度高等优点,有望突破 ...
(4433)次阅读|(0)个评论
兰州理工大学冉奋等:锂硫电池隔膜表面与多硫化物的动态调控 2025-07-08
研究背景 随着新能源工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兼具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稳定性及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储能电池,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锂硫 ...
(5034)次阅读|(0)个评论
苏州大学孙旭辉等:原子级Sn掺杂多孔Fe₂O₃实现超灵敏NO₂检测 2025-07-07
研究背景 随着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其中气体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领域。然而传统的气敏材料(如金属氧化物)由于缺乏有 ...
(5172)次阅读|(0)个评论
叶思宇院士团队交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机器学习助力质子-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高效制氢 2025-07-06
研究背景 质子传导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P-SOEC)因其高温运行的高效性和无需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成本优势,被视为实现规模化绿氢生产的关键设备。然而,其核 ...
(6808)次阅读|(0)个评论
北航国新院樊瑜波等综述:基于MXene-Ti₃C₂Tₓ的神经形态计算,物理机制,性能提升以及前沿计算 2025-07-05
研究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数据密集化和资源小型化方向演进,传统计算机的冯·诺依曼架构逐渐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快速处理和低能耗信息传输的要求,成为人 ...
(6528)次阅读|(0)个评论
欧阳晓平院士等:用于X射线探测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闪烁体研究进展 2025-07-04
研究背景 X射线检测技术在医疗影像、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至关重要,但传统闪烁体材料(如CsI:Tl、GOS等)存在吸湿性、响应慢、成本高等瓶颈。近年来,金属卤 ...
(6994)次阅读|(0)个评论
厦大郑南峰院士&李静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近红外退火技术新路线实现钙钛矿薄膜快速结晶与大面积制备 2025-07-03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s)因其高效和多场景适用的光伏特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在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备过程中,传统的热退火 ...
(6299)次阅读|(0)个评论
西工大刘旭庆、曼彻斯特大学陈黎明等:纳米纤维/MXene聚电解质水凝胶实现吸收性EMI屏蔽与可穿戴传感 2025-07-02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与高密度集成电路在可穿戴医疗、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中加速渗透,电磁辐射已成为新型环境干扰源,易导致设备性能劣化甚至功能 ...
(5866)次阅读|(0)个评论

查看更多

About NML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 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highlight, etc),包括微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环境、传感、电磁波吸收与屏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被SCI、EI、PubMed、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4JCR影响因子为36.3,学科排名Q1区前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1区TOP期刊。2021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多次荣获 “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上海市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欢迎关注和投稿。


上海交通大学《纳微快报(英文)》编辑部
Web: https://springer.com/40820
E-mail:editor@nmlett.org
NML期刊媒体




  • 数理科学

扫一扫,分享此博客主页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池顺良 2022-5-6 12:54
由于日月引潮力对地球的作用,地球中发生一日两峰两谷的应变固体潮,应变幅度约1×10负7次方。在地球中产生的机械能流约0.1W/m2.(作为对比,地球向外太空发散的热能流约0.06W/m2.)不知你们做的器件若埋在岩石地层中能否将潮汐机械能流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野外传感设备供电使用?

池顺良 邮箱:chisl@263.net
查看全部
统计信息

已有 9503974 人来访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1 1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