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学问之路,要学要问

已有 3334 次阅读 2011-4-7 16:11 |个人分类:栏目:科技纵横捭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上海交通, 哲学系

文/马伟华
      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读博以来,自己渐渐掌握了如何研究科学史、怎样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期间我也曾为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彷徨、迷茫过,而在我的导师的细心点拨之下,我一步步走出彷徨,进入学术研究的正途。
      2008年9月我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刚进学校自己想法很简单,以为按照以前读硕士时做学问的方法,早点确定博士论文的选题,按部就班地写论文就可以了。然而导师却告诉我先不着急确定论文的选题,让我先品味一下学术气氛,感受一下科学史系与我硕士就读学校做学问方法的区别后,再着手确定博士论文的选题。一个月,两个月……半年过去了,我却仍然懵懵懂懂,毫无感觉,不明白导师的意图。2009年开学以后,我自己慢慢悟出点东西,才知道导师的良苦用心,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刻意训练我们做学问的方法。上课时导师会拿出原始史料,逐字逐句的讲解分析史料,在解读史料以后,启发我们思考,然后对我们的想法进行讨论,提醒我们要在史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导师也会拿出一些前辈学者的论文、著作研读,同样逐字逐句地分析其中优点和不足之处,启发我们思考作者行文中的逻辑是否成立。经过上课和平时讨论,我渐渐明白导师是在向我们传授一种做学问的方法,那就是科学史的研究要重实证,重逻辑关系,要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经过导师的教导,我了解了前辈优秀学者的研究路径,由衷佩服他们取得的学术成就。然而知道了别人怎么做研究,并不代表我自己就能做好学问。做学问的过程好比“登堂入室”,看到师兄们已经可以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在学术殿堂内悠然漫步了,可我却苦于找不到入口,始终在门外徘徊,感到有些迷茫和失落。有一段时间自己的情绪很低落,为博士论文选题,为发表文章,为能不能毕业发愁,看不到曙光在哪里,有时甚至考虑自己该不该放弃读博士。在迷茫与困惑中我找导师沟通,导师告诉我每个学者的成长总要一个过程,要一步一步来,功到自然成。他给了一个论文方向,让我先找史料,在看史料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导师的鼓励,我按照导师所教的方法阅读史料,尝试发现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在史料中发现问题,完成了一篇小论文交给导师。导师看后,感觉我慢慢有点入门,但还不够,他启发我继续顺着思路修改文章,要注意文章要有所论,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文章基本修改成形后,导师对我的文章从前到后一字一句的敲打,面对面地“拷问”文章句子是否通顺、逻辑能否成立,文章整体上存在什么问题。导师的话让我心服口服,慢慢的我也学到了如何对自己的文章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导师对每个学生的论文都会仔仔细细的批改,目的是让我们学会自己修改文章。在慢慢入门以后,导师才正式和我交流博士论文的选题问题,最终确定了博士论文的方向。导师还鼓励我参加系里的夏至、冬至会议,练习在学术活动中提炼论文主旨、宣读论文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术生涯打好基础。
      2009年9月导师提醒我留意申请一下去国外大学访学的机会,国外访学不但可以开拓我的学术视野,学习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更可以锻炼我的英语,对我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有了导师的点拨,我开始联系国外大学,最终悉尼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提供给我交流的机会。现在我到悉尼大学已经四个月了,旁听悉尼大学有关科学史研究方法的研讨课,聆听科学史的学术讲座,参与课间讨论,英语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受益颇多,我再一次体会到了导师的远见卓识。
      学术研究不仅仅只是埋头做学问,还存在一个学术品行的问题。一次交谈中,在谈到现在一些高校存在的不正之风时,导师语重心长地说老师的责任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下一代的人才,如果老师就不能做到正气凛然,那么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好学生,那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何在。导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身体力行的。因为学校毕业有发表文章的要求,恰好导师是行内著名学术刊物的编委,我就想走捷径,让导师帮忙通融一下发表文章。导师却告诉我自己先把文章写好,功夫下到,发文章自然水到渠成。导师既用言语来教导我们,又用行动来示范,我真正体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涵义,而导师的高境界也提醒我们自觉端正学术态度。
      尽管我们每个人的专业有所不同,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作为博士生,在学术研究道路中有几点我认为是相通的。第一,要善于学习导师,善于理解、体会导师的意图。导师在指导学生时的一言一行都是有深刻含意的,而学生要理解导师的目的,完成导师指定的目标。导师日常事务繁忙,他们会在学习关键的环节点拨我们,为我们指明方向,这时理解导师的意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此外,博士生要主动多和导师交流。我来悉尼大学后,发现这里的研究生定期都会和老师交流。一次我和悉尼导师约好见面,我问他我们是不是要谈一下我最近阅读的书,汇报一下读后感,他说谈什么都行,只要你感兴趣。作为学生我们要主动和导师多联系,多交流,可以谈学术的事情,也可以谈自己遇到的困惑,甚至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这样做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而导师、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对学术研究也大有裨益。
      最后,读博是一个艰辛的历程,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挫折,心理上有起伏,会感到彷徨、迷惑,此时最关键的是我们自己要给自己鼓劲,相信自己,相信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坚持下去就会看到风雨之后的彩虹。
(责任编辑   王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430536.html

上一篇:学术研究的精神
下一篇:2011-10读者之声
收藏 IP: 123.124.137.*| 热度|

1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