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翻译研究+认知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rldy 探索翻译研究新途径,反思语言认知研究

博文

从启功先生谈汉语规律说开去

已有 3621 次阅读 2010-12-23 15:20 |个人分类: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翻译, 启功, 语言对比, 汉语规律, 语内翻译

今日在读由潘文国、杨自俭主编的《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总主编:杨自俭、王菊泉《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之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读到启功先生的《葛朗玛与汉语规律之探讨》(Grammar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organization),其中有这么一段,对我很有启发:

从翻译问题想到每个词的准确性,愈想愈觉得每个词都非常含糊,它们的音、义乃至写出的字形,都是十分勉强的。鸡鸭鹅猫,都是模拟它们的叫声而命名的;桌椅柱屋,都是从它们的功能而命名。又如人为什么被叫做人,为什么用这个声音?天是的指的上空里从哪层到哪层?诸如此类,都使我感觉到任何一个词都是以偏代全,极不固定,模拟或比拟也极不确切。再扩展到一件事物,内容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括尽。用一个符号或一种信号代表它,便成了广义的“用典”。如中国、北京、师大、启功等等,都不过是一条目录而已。七十几年前有人提出废除用典,这里所说的典,当然指的是古典诗文中尤其骈体文中那些狭义的典故,其实“用典”二字已经即是一个典故了。什么叫典,怎么用法,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那么些人用它,而且经过那么些年代都有人去用它,甚至今天日常用语和普通文章中,也未能彻底扫除。废了之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又怎样在不用典故的办法中取得同样的效果。至于广义的用典,又是任何人、任何时、任何文章、任何语言中都无法避免的。我曾想,一个词,既是以偏代全,似可称之为小比喻;一个事物的典,无论狭义或广义的,似可称之为大比喻。反正没有确切不移的、本身再现的、严丝合缝的、乙符号能够完全代替甲符号而成的完美的比喻。

因此推及到翻译的困难。我多半生是讲古代诗文作品的,这种讲,就是用今天的话去翻译古代的话。最明显的就是我说的话要比古代人的原话多若干倍,有时还不见得说透原意,更无论古人的那种感情、那种意味。课堂上有富于的时间,可容我们用多量语言去翻译古代人的少量语言。而用书面语言去“今译”出来的古代文学作品,必然会打许多折扣,自然更是不言而喻的。其实这并不是古今的差别造成的距离,而是如前所说甲乙不能密合的问题。今有两人相聚,甲说一句话,另乙重述甲话的原意,不许用重复的词,而要不分歧、不遗漏,恐怕谁都知道是极不容易的。汉语对汉语尚且如此,汉语对外语,就更不必说了吧!所以翻译方面,无论古译今,乙译甲,恐怕都是说明理由易,传达情感难;重述故事梗概易,再现语言风采难。

【备注】启功先生这一段里提到两个词,让我很受启发:

1,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用典之功用有四:其一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其二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其三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其四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而我们日常语言使用中,用典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可否探讨一下,翻译过程中,尤其是语际翻译过程中,用典情况如何呢?

2,比喻:这里的比喻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修辞,而是一种认知方式。熟悉与不熟悉,两者进行类别,从而更好的把握新事物。

语言的奥秘,永远值得探索。

今天看到启功先生的一些介绍,更加感受到了一代学人的丰功伟绩。这里引录几幅启功先生的字画作为结尾:

 








注:

启功(1912-2005),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736-396523.html

上一篇:第二届“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2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西部项目一览表
收藏 IP: .*| 热度|

1 王雪珍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