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19554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g195544

博文

石钟山游记

已有 3573 次阅读 2017-10-26 17:41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苏轼, 石钟山记, 石钟山

石钟山游记

石钟山之于中国名山谱系是为渺小者,高仅盈地十二丈,四至阔不过三百亩。如此之弹丸小山乃被天下所识。何故?书之传也。书何以传?宋苏公记也。苏公何以记?疑前人谬也。前人何以谬?“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公如此言之。

后人多为《石钟山记》而不胜感慨,皆叹苏公一探求得真知。然亦有对记之相诟病者。曾国藩语之:“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后人亦多有探究石钟山名之由来之本,但各执己见、莫衷一是。石钟山名之由来仍为千古迷案。迷案成诱,引天下人纷至沓来,为此形渺名壮之山麓平添无限引人入胜之声名。

然后人予苏公无论作何褒贬,皆无法掩苏公之慧之颖,石钟山盖因《石钟山记》而显赫,盖因苏公三访湖口而名扬天下,虽他论皆不足以议尔。后人皆可从山之全貌、山之一隅、石之音律辨其名之由来,但须得本源之佐证,否则无察考之必要。若无本源之佐证,虽言之凿凿,何以言己是他非?终落得枉费心机,令天下贻笑大方尔,且置人以拾人牙慧、随风使舵、推波助澜之口实。呜呼哀哉!

公元二零零九年初秋仲秋之隙,吾携妻与好友二三,别匡庐,慕名至湖口县境内专访石钟山。

湖口县虽为赣之小县,然因地处险要,古往今来皆视之为控咽喉之重地。石钟山更为湖口县咽喉之咽喉,领湖口于江湖间。其左领鄱阳之湖水,右携浔阳之江水;“西扼楚蜀,东联吴会,北障新蔡,南捍豫章,襟带江湖,锁钥城镇。”(清胡传钊云);世人皆举此山为江湖锁钥,兵家必争之地。

临山门,门楣上书“石钟山”三字,乃今人大家郭沫若所题。


踱进山门,右置苏公汉白玉石像,碑座题记苏公三访湖口往事,记曰:苏轼“曾三来湖口,游石钟山。一次,元丰七年(1084)六月九日,同长子迈,月夜泛舟,著《石钟山记》,题《上观音阁》和《渊明词》诗;二次,绍圣元年(1094),与朝云南迁过此,访李正臣,作《壶中九华诗并序》;三次,建中靖国元年(1101),自海南还,重访九华石,留有《前题并序》和《石钟山》诗。”石像洁白清雅,示湖口人敬苏公之真心。然雕像略欠技法,不足以展苏公之神之貌,余以为存憾焉。


拾级而上,有碑亭矗于醒目处。碑亭六角飞翘、顶饰琉璃,亭间设碑一面,名曰“怀苏亭”。“苏”者苏轼也。此碑亭先有碑继有亭。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榷使朝尔岱于山南麓傍临湖塔建碑,碑镌《石钟山记》。乾隆年间知县赵作霖使人修成一亭。清人所建碑亭皆早圯。1959年,今人重建碑亭,亭址另选紫云廊前。1979年再修存今。观碑,正面乃苏公像及苏公三至石钟山记;后面乃清书法家翁方纲手书《石钟山记》。怀苏者乃湖口县仰慕苏公民众也。设若苏公不曾至湖口,或虽至湖口而无《石钟山记》,天下何以知湖口、何以知石钟山?故曰怀苏实乃湖口民众之真情实感也。

石钟山虽小巧,却颇有一番好景致,有半山亭、绀园、船厅、江天一览亭、钟石、极慈禅林、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石钟洞、昭忠祠、英雄石、碑廊、梅花厅、上谕亭、桃花涧、浣香别墅等一干景色,且各存其本色,盖因小作篇幅之限而不详述之。


立于石钟巅之江天一览亭,江湖之水皆收于眼底。鄱阳湖水清许如绿,浔阳江水浊许近黄。江湖间存一线,示江湖之界,虽相连却清浊分明,虽同流却不肯合污,款款分流达五十余里,此乃湖口一胜景,观览者无不啧啧称奇。

江湖间可分清浊,人世间亦可分黑白。

天下芸芸众生,熙熙攘攘,虽皆为果腹口食而来,皆为遮寒衣裳而往,却浊清两分,亦类之于江湖之分。

今游石钟山虽无饱览名山大川之所得,然更知石钟山,更敬重苏公焉。敬其非人云亦云尔,敬其服众之文采,敬其令世人知石钟山焉。此乃最大收获。故记之。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94970-1082552.html

上一篇:被高楼淹没的苏州
下一篇:山之魂
收藏 IP: 123.116.0.*| 热度|

1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