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qwu (Charles Wu) 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rlesqwu

博文

“真理碰到鼻尖”还是“鼻尖碰到真理”?

已有 5262 次阅读 2012-5-19 13:3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辩证法, 恩格斯, 于光远, 真理碰到鼻尖, 普利斯特列

“真理碰到鼻尖”还是“鼻尖碰到真理”?
 
许多年前我在国内上《自然辩证法》课期间,当老师讲到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 (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析出了氧气但没能提出氧化理论的故事时,他就用了“真理碰到鼻尖”这一短语,并解释说这一短语源自恩格斯。当时我就产生了一些疑问:根据中文语法(或者说习惯) , “真理碰到鼻尖”这一短语中,真理应是主动的。但是,真理怎么可能是主动的呢?如果你什么也不做,真理怎么可能跑过来碰你的鼻尖呢?为什么我从来就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幸事呢?

如果是说“鼻尖碰到真理”,那么对普利斯特列的贡献也给了明确的肯定,至少他努力寻求过,尝试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包括鼻子)去感受大自然中的真理。

当时我虽然产生了疑问,但由于当时查阅原文的不方便,也就没有进一步考究。前天,在我读彭思龙博士的博文《科研:如何改进并持续保持创新力》(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571104.html)时,再次想到“真理碰到鼻尖”这一短语,同时我也觉得现在有互联网应该是很容易查阅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原文的。

很快我就找到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德文版本(http://www.mlwerke.de/me/me20/me20_305.htm)和英文版本(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83/don/index.htm)。英文版中关于普利斯特列的一段是如下的:But this absolute knowledge has an important drawback. Just as the infinity of knowable matter is composed of the purely finite things, so the infinity of the thought which knows the absolute is composed of an infinite number of finite human minds, working side by side and successively at this infinite knowledge, committing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blunders, setting out from erroneous, one-sided, and false premises, pursuing false, tortuous, and uncertain paths, and often not even finding what is right when they run their noses against it (Priestley) 。

非常明显,上段中最后一句中的noses是主动的; 而it是指真理,是被动的。“真理碰到鼻尖”的说法有悖于恩格斯原文,也否定了科学研究的主动性,非常不恰当。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鼻尖碰到真理”!

(在我的下个博文中,我将讨论《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于光远等编译)对上段的中文翻译的一些不适当地方。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2380-576141.html)


普利斯特利的Oxygen实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2380-572719.html

上一篇:两次诺奖得主鲍林为何失掉第三次诺奖
下一篇:英语中词组/短语的平行结构
收藏 IP: 24.4.107.*| 热度|

5 刘进平 曹聪 张玉秀 董焱章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