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worth 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rlesworth

博文

期刊如何认定和处理学术不端?

已有 125267 次阅读 2023-8-3 09:49 |个人分类:文章发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编造实验数据或结果

  • 篡改或虚报实验数据或结果

  • 引用其他研究人员的观点和/或表述而不注明出处(即抄袭)。


学术不端的后果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威胁学术界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出版商、期刊还是学术机构都对此高度重视。学术不端行为一旦曝光,涉事论文作者将身败名裂,更有可能因此失去终身教职,甚至前途尽毁。如果期刊不慎发表了涉嫌抄袭或学术造假的论文,其可信度亦将大受质疑。


学术不端行为可出现在开展研究、论文写作、同行评审及论文发表等过程的任何阶段,本文侧重于阐述期刊编辑部如何调查及处理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


01 认定论文是否涉及学术不端行为


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可能来自多方面。


自动化筛选工具

在过去数年中,期刊编辑部承担的责任与日俱增,不但要监管同行评审过程,还要对投稿论文进行初步审查以维护学术诚信。期刊编辑部经常运用多项自动化工具及论文数据库对大部分或所有的投稿论文进行检查,来识别疑似抄袭和图像操纵等行为。


审稿人和期刊编辑

大部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通常由审稿人发起。审稿人往往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博览群书,可以从投稿论文中鉴别出作者署名、实验数据和文献引用等方面存在的疑似不当行为。通晓多种语言的审稿人甚至能够发现某篇论文是否曾经以不止一种语言版本重复发表。此外,审稿人能够较好地鉴别过于完美的实验数据或过于理想的实验结果。


第三方

论文的共同作者、来自其他机构的心怀不满的同事、甚至相关领域的其他期刊等第三方都有可能举报疑似学术不端行为。有时候,两家相互竞争的期刊,在各自的同行评审小组发现某篇论文存在一稿多投的情况后,也会开展相关合作。


02 就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通报与沟通

对于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指控都应该立即向相关期刊的编辑部通报。

根据期刊的有关规定及相关指控的特殊情况,期刊编辑可以将有关情况知会以下部分或所有人士:


  • 论文通讯作者

  • 论文高级作者或全体作者

  • 论文作者的系主任或其所在机构的教务长

  • 资助该项研究的机构或团体(如适用)


简而言之,期刊编辑以书面形式告知论文作者其投稿论文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并尽可能提供有关指控的详情,以表达期刊的严重关切。除此之外,期刊编辑绝不会透露指控方的有关信息。总之,期刊编辑在初步调查过程中务求冷静、谨慎、以及迅速高效。


03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指控作出回应

期刊通常允许涉事作者在特定时间内对有关指控作出书面解释


涉事作者对指控作出的回应因人而异。如果涉事作者保持充分合作和坦白诚恳的态度,虽然可能会受到某种惩罚,但是结果往往最为理想。假如是初次违规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规,通常会受到较轻的临时性处罚。与之相反,如果涉事作者拒不合作,回应的态度令人失望,或者有学术不端的前科,调查的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惩罚也会变得更严厉。期刊编辑甚至可以邀请系主任或教务长参与调查。


论文作者也可以从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中汲取宝贵的教训。大部分早期职业研究人员(ECRs)可能对学术出版规范一无所知。尽管无知并不足以成为借口,但是编辑部可以对那些并非明知故犯的作者宽大处理,将其不端行为视为无心之过。


04 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相应措施

一旦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编辑会首先咨询期刊、出版商及上级协会(如适用)的法律顾问团队,然后才作出处罚决定并通知所有当事人。


具体流程错综复杂,以下网站链接概述了调查过程和相关罚则。


对研究人员的建议

学术出版规范等行业标准对于抄袭、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都有明确界定,建议熟读相关文件。事先了解相关准则有助于避免犯下无心之过,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你的职业生涯及学术声誉都将岌岌可危。



微信图片_20230605095113.png

论文润色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投稿与审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01402-1397696.html

上一篇:论文自我引用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The Bone & Joint Journal 《骨与关节杂志》编辑精选文章推荐
收藏 IP: 103.208.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