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常数

已有 4832 次阅读 2007-9-3 22:40 |个人分类:理论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天KITPC的string cosmology workshop正式开始,由于来自海外的参加者除了Henry Tye,都要在月底或月底之后才来,我们只好做一点准备工作,就是给大家回顾一下弦论和宇宙学。

今天在hep-th看到三篇,或者四篇关于宇宙学常数的文章,由于一天的大部分在会议室度过,没有时间仔细看任何一篇文章,这里只谈谈大概印象。

TASI Lectures on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Bousso是美国西部人择原理大本营的,所以在这个系列演讲中他致力鼓吹string landscape和人择原理对宇宙学常数的解释。

他支持landscape的方式是先批评一些在他看来是失败的尝试,例如,他认为宇宙学常数既不是量子引力效应,也不是宇宙学尺度上的效应,当然这些批评只停留在文字描述上。

表面上看起来具有普适性的文字描述很有可能是错的,因为只需要一个反例就能证明其错误性。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说明在一个landscape中,只有人择原理才能选出那些小宇宙学常数的“真空”,但最近Henry Tye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反例(见后)。

文章看来主要宣传他和Polchinski的一件老工作(hep-th/0004134),以及他最近的causal entropic principle。

Fundamental Constants

看起来这是一篇很好的讨论物理学常数的文章。Wilczek先指出要定义什么是物理学常数,哪些是物理常数,先要搞定单位。比如说,如果我们单独规 定电荷的单位,那么在库仑定律中就要引进一个物理学常数,即真空的介电常数,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库仑定律来消除电菏的独立单位,用力学单位来表示电荷单 位(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温度单位,如果我们用开尔文做温度单位,我们就得引进Boltzmann常数)。所以,Wilczek总结道,一些定律和对称性可 以用来减少独立单位的个数。

力学独立单位有三个,长度,时间,质量。这三个单位可以用三个著名的物理学常数取代,光速,Planck常数,牛顿引力常数。

这是人所共知的,也是这篇文章的结论,在讨论这个结论之前,Wilczek仔细地讨论了粒子标准模型中的单位和常数。

当然,Wilczek没有忘记提宇宙学常数。

Wilczek指出,目前我们大多数人同意的基本物理学常数都有很好的几何解释,例如,牛顿引力常数可以看成是时空的抗(易)弯曲性(他当然不是第 一个认识到这一点的人,牛顿常数越小,时空越不容易被弯曲),宇宙学常数是时空的抗膨胀性。但是,所有和Higgs有关的常数,都没有这样漂亮的解释。

Wilczek也表达了他对人择原理的看法。他说选择性效应可能存在,特别是针对暗能量,他也指出一个“旧”的问题:只有当除了暗能量外的其他物理 参数固定时,我们才能确定目前观测到的暗能量的大小和选择性效应预言的差不多。这个“旧”问题是基于老的人择几率公式上的,如果用王一和我最近的建议,似 乎可以回避这个问题。

总的说来,Wilczek这篇文章值得一读。虽然他没有什么太新的建议,但他也没有像Bousso那样过于强调自己的“理论”。

A Renormalization Group Approach to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Problem

Henry今天跟我私下聊天的时候说,他认为人择原理完全是垃圾,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一个想法,完全不需要人择原理就可以解释宇宙学常数为什么这么小。

我还没有仔细看技术细节,大致印象是,他认为landscape就像一个导体,landscape的的势能就像Anderson localization理论中的随机势能,导致disorder。这样,宇宙的演化就像这个很大的导体上的一个电子,在导电率大的地方停留的时间很短, 而在有localization的地方,宇宙(常数)长期停留在那个地方。当宇宙学常数很大时,宇宙寿命很短,或者哪里的导电率很大,只有当宇宙学常数很 小时,localization才发生。文章中的一个关键想法是,存在一个临界宇宙学常数,只有在这个常数之下,宇宙的寿命才会很长。

与这篇文章相关的另一篇文章是


Rapid Tunneling and Percolation in the Landscape

最后我想说,对于人择原理的不同观点很有情绪色彩。在美国的弦论界,基本上以地理划分,东部是保守派的,西部是改革派的。

zk1.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47-6823.html

上一篇:存在
下一篇:阅读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