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川外巨变

已有 6121 次阅读 2016-11-19 23:06 |个人分类:报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作者高关中(德国汉堡)2016/11/16

位于重庆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是我国的外语科研教学重镇,著名的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教授曾长期在此任教并担任校领导多年。去年在重庆图书馆参加杨武能译著文献馆开幕式时,我就很想参观一下这座高等学府,可惜时间紧迫未能如愿,这次来重庆终于有机会一睹川外新貌,惊异该校发生的巨大变化。

 

 

俄专升格川外

其实,我对川外并不陌生,1997年看望一位老师,曾到过川外,也读过一些有关该校历史的文章。例如杨武能就曾写过一篇有关四川外语学院的文章,名曰:“三进三出不解缘”。第一次就是1956年他考入西南俄专,即川外的前身。

解放初,我国以苏联为老大哥,对外政策一边倒,要向苏联学习,那是中苏间的蜜月时代,需要培养大批懂俄语的人才。到1952年全国共建立了7所俄文专科学校,即北京俄专、上海俄专、哈尔滨俄专、沈阳俄专、西南俄专、西北俄专(西安)和新疆俄专,大力培养俄语人才。西南俄专就是其中之一。

西南俄专前身为1950年春建立的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这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和刘伯承司令员的手谕,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领导人的关怀和指导下,由西南军区做出决定组建的。俄文训练团由二野军大学员和一野西北军大俄文大队学员共两部分组成。

19511月,西南军大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训练团改为附设的俄文大队,直属校部领导。19526月,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联合决定,俄文大队成建制转入地方,不久扩建为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杨武能1956年考大学,进的就是这所富有部队传统的学校。

1957年由于中苏关系走下坡路,俄语人才过剩,于是才有了杨武能转往南京大学改修德语的事情。

西南俄专本身也必须转型,以适应俄语人才过剩的新情况。19599月,西南俄专增设英语系,升格为四川外国语学院。郭沫若亲笔题写四川外语学院的校名。至此全国解放初建立的7所俄专都不复存在。

四川外国语学院成立不久,1961年开设德语专业。到70年代共设英、俄、德、法、日、西班牙文共6种外语专业。

就在川外草创不久,1962年杨武能毕业于南京大学德语专业,9月开始在位于重庆北温泉的四川外语学院工作,当助教,这一般也是高材生才能得到的待遇。这是杨武能第二次进入该校,身份也由早先的俄语学生变成了该院德语专业的“元老”之一。

川外校区曾几经搬迁。最初校园在北温泉三花石,就是杨武能学俄语和最初当老师的地方。南大学友舒雨替他取个雅号:北泉山翁,正是与这老校园有关。

19635月,由于专业增多,招生人数扩大,校舍不足,经四川省高教局决定,暂借北碚歇马场农机校校舍使用.学校决定英语系(包括法德语专业)迁该址上课;196512月,根据四川省高教局决定,川外在北碚文星湾原西南师范学院速中校址建校,北泉校舍作价转让四川仪表总厂,学校决定首先修建教学大楼一幢,该大楼于1966年年底基本竣工。19661月,英语系全体师生从歇马场迁回北碚文星塆校址;同年12月,学校北温泉三花石本部全部迁到北碚文星湾。

19701024日,根据四川省革委《关于西南师范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搬迁有关问题的通知》,学校从北碚文星湾迁至沙坪坝烈士墓原决定撤销的西南政法学院内,1130日,全部搬迁完毕。杨武能和全家很长时间就在歌乐山下的这个校区工作和生活。后来西南政法学院恢复,两校就平分校园,只隔一堵墙。那个时期,杨武能带高年级学生,成为该校德语专业的骨干。

文革结束后,杨武能考上社科院研究生,在社科院学习和工作五年,这是杨武能文学翻译和学术生涯极为重要的阶段。短短五年就干出了超过前20年的成果。基于他在翻译界和学术界赢得的影响和地位,四川外国语学院以爱惜人才著称的陈孟汀老院长不顾杨武能人还隶属社科院,就将他晋升为副教授,选拔为副院长(由四川省长蒋民宽正式任命),于1983年夏把他拽回了川外,这就是杨武能第三次进川外。那时他分管教学、科研业务。在担任校领导职务的7年间,他为学校的科研发展做了一系列奠基性的工作,直到1990年调往四川大学。

 

 

川外新貌

1116日下午,科研处谢老师带我来到了川外校园。下车一看,这哪是我记忆中的川外,完全是一幅崭新的面貌。谢老师告诉我,这是川外新校区,与老校区只隔一条废弃的铁路专用线,老校区占地500亩,而新校区呈梯级扩展到歌乐山麓乃至半山腰,占地800亩,比老校区大得多。而且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周围森林密布,处于巍巍歌乐山峦怀抱之中,堪称和谐生态型校园。

我们下车的地方,正是新校区的中心广场,这里建有三栋宏伟的教学大楼,本科生基本上都在此上课。三栋小一些的楼房是行政楼,其中A楼是校本部,BC楼是各学院或各系的办公楼。校系两级行政机构集中在一起,是川外的特点。这六栋建筑和校图书馆环绕中心广场而建,构成新校区的核心。从中心广场登上大台阶,就是学生宿舍区、食堂和运动场地。

在校行政楼里,我采访了川外副校长董洪川教授。他说,近年来,川外发展迅速,本科生已超过万人,硕士生1600人。拥有13门外语专业和多个学院。2014年,川外取得培养博士生的资格,如今已有14位博导,英语、德语和日语等专业都设博士点,共有30多位博士生在读。

说话间,谢老师拿来一份川外简介,材料中提到,初创于1950年的川外,2013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该校拥有学术性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外国语言文学),涵盖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至于培养硕士的学科就更多了。该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突出,相关学科发展迅速。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企业管理、课程与教学论5个省级重点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该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在92所参评高校中获得全国并列第六、西部第一的优异成绩。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约占师资总数的4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师资总数的23%

川外科研实力也很强,董洪川作为主管科研的副校长,说起这方面的内容更是了如指掌。他送给我一本《外国语文》。定睛一看,主编是董洪川,而刊名正是由董洪川的老师杨武能教授所题写的。当年杨教授将名不见经传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改版,更名为《外国语文》,不只大大扩展了它的学科涵盖面,还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从国内成百成千一个模子铸出的学报当中凸显出来,很快赢得了声誉和影响。如今《外国语文》已跻身“全国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名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据“中国知网”统计,国内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均订阅了《外国语文》;海外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香港教育署也都订阅了《外国语文》。30多年来,《外国语文》不仅为川外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国尤其是重庆市的外语教育与科研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后,谢老师带我参观了该校的图书馆。宏大新颖的图书馆,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是全校最令人瞩目的建筑,收藏各类图书1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近3000种。门庭里正在举办意大利文化展览,展出意语专业介绍该国文化的翻译作品和照片,令人对该系学生的水平刮目相看。而我参观的重点却是设在图书馆二楼的“杨武能图书文献资料馆”。

2010年在川外建校60年之际,杨武能获选川外“突出贡献校友”。作为一名曾长期在川外学习、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的川外人,杨武能虽享誉海内外却始终心系母校,把川外看作是自己的家园,不仅调离后一直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还为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退休后把多年来珍藏的大部分图书无偿捐献给了学校,以支持学校建立“杨武能图书文献资料馆”。并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歌德研究所,由杨氏弟子莫光华担任所长(现由冯亚琳教授接任)。杨武能受聘川外客座教授兼歌德研究所名誉所长。一所一馆,开创了我国德语界的两个第一,体现了杨武能关注后学的战略眼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1528日,川外为“杨武能图书文献资料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出席典礼的嘉宾有来自德国的国际歌德学会主席、歌德席勒档案馆馆长果尔茨博士(Dr Jochen Golz),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李永平教授,以及同济、复旦、北航、西南大学和川外德语系的部分教授和专家学者。副校长董洪川主持仪式。川外校长李克勇在热烈的掌声中为杨武能颁发了歌德研究所名誉所长聘书,并代表学校领导对“杰出校友”杨武能教授表示深切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杨武能图书文献资料馆里,我看到了他的翻译作品如《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格林童话全集》、《海涅诗选》、《茵梦湖》、《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魔山》、《杨武能译文集》(11卷)以及30多种经典译著和个人藏书(包括大量德文图书)、文献资料。据说共达3000多册,现在都收藏在馆中,并且分门别类排列上架。馆内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杨武能和母校的笃定情缘以及这位学者的成才之路和人生轨迹。观者身临其境,无不为之赏心悦目,感受心灵的震撼。

 

 

老校区怀旧

参观过川外新校区,我又和谢老师、德语系李大雪主任、科研处处长李小青教授、以及以色列研究中心傅晓薇教授等漫步于老校区,品茶于咖啡吧,话起学校的发展和杨武能教授的贡献。

老校区如今主要是培养研究生的地方。教学楼附近的大阶梯教室,如今看来貌不惊人,当年却是中国外语界、也是我国西部第一次举行国际学术会议的地方。这就是1985年举行的“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

事情的起源还要从1982年在德国海德堡举行的“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国际学术讨论会说起。这次国际研讨会,使杨武能积累了国际学术交流的经验。在闭幕式上,各国学者一致同意,今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同样的讨论会。下一次的会议定名为“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开会的地点将争取在中国的南京大学,并委托叶逢植教授尽早与他任职的这所名牌大学联系。

令人惋惜的是,南大白白放过了送上门来的国际交流机会。结果几经周折,坏事对杨武能来说竟办成了大好事,“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延迟到1985年在中国举行,但地点不是在南京而是在重庆,杨武能和他任副院长的四川外语学院竟当上了大会的东道主——中国外语界第一个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东道主。

然而办一次这样的国际会议谈何容易,特别是在80年代中国还远远未摆脱贫穷的条件下,重庆也还只是一个偏处内地的省辖市。为此,杨武能想尽了办法,争取各方面的资助支持。1983年秋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德国研修一年零三个月。除了搞“歌德与中国”的专题研究外,还花了不少精力为筹办这次国际讨论会而忙碌。

杨武能在研修期间的学术指导德博教授是位热心人。他为促进德中文化交流作了许多工作。继“歌德与中国”讨论会之后,又协助杨武能筹备了1985年的“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此,他曾亲自驾车送杨武能去各处联络,当第一次联名申请经费失败以后,又支持杨武能以中国学者的身份致书科尔总理,终于获得了包括总理本人在内的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1984年杨武能来到南德卡尔夫出席黑塞研讨会。借此机会,他与导师德博教授等共同发起和筹备“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国内也有许多事情要做,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层层批准,19854月,四川外院举办了作为海德堡会议后续的“席勒与中国·中国与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

随着用中德两种语言演唱的《欢乐颂》响彻四川外院的上空,研讨会如期隆重开幕,破天荒第一次实现了两国日耳曼学家和汉学家在中国大地的盛大聚会,为中德文化交流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德国友人、著名汉学家顾彬,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傅吾康教授Wolfgang Franke, 1912-2007)和关愚谦博士14位学者专家远道而来,共襄盛举。德博教授遗憾地因病未能出席,但却没有忘记来信表示歉意和祝贺。我国德语界名家张威廉、杨业治、董问樵、严宝瑜、钱春绮、叶逢植前来与会。川外院长陈梦汀出席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钱钟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蒙和外文所冯至教授向大会发来了贺电和贺函。杨武能作为主管科研教学的副院长主持了会议。

这次研讨会不仅盛况空前,而且受到德国科尔总理的关注,得到了德国外交部和洪堡基金会的支持和赞助。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采用川外电教馆馆长赵崇新和校友郭耀秋制作的录像带,连续数天播放了长达20分钟的会议报道,对川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这是川外第一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不仅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时至今日,川外的发展与80年代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人们都不会忘记杨武能等老一辈学人在教书育人、发展学校方面所作的贡献。他们的功绩定格在位于老校区的校史馆之中,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12张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ecr.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15724.html

上一篇: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北京记
下一篇:天府都会 花重锦官——成都
收藏 IP: 182.149.203.*| 热度|

3 王启云 李颖业 马省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