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北京记 精选

已有 4274 次阅读 2016-11-14 21:12 |个人分类:报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开幕式主席台

 

 

作者高关中(德国汉堡)2016/11/12

深秋之际,红叶灿烂,11月上旬,来自海外的华文作家们和国内的文学研究者,汇聚北京,参加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

 

 

报到“新世纪”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国家对文化事业也越来越重视。这次大会就是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组织的,每位与会者都收到了中国海外交流协会(1990年成立,是联系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全国性组织,受国侨办业务指导)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管)的红头邀请函,使大家倍感温暖。我在国内参加过好几次文会,这是规格最高的。

大会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暨南大学和广东中山市委宣传部协办。暨南大学设在广州,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镇。早在1980年,就在广州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每两年举行一次,从未间断,我曾参加过在武汉和宜昌举行的第十六届会议。2002年又成立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为国内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教授和学者,秘书处就设在暨南大学。据说,国侨办曾派员考察过这一研讨会,认为很重要,决定提升其规格,2014年在广州举办了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实际上按传承来说,也就是第十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举行的是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按传承,可算第19届研讨会。

国家重视,会议档次也很高。举办地点选在北京市西直门外,首都体育馆对面的新世纪饭店,有37层高。临近钓鱼台,是一家具有国际水准的五星级酒店。  

116日是报到的日子。我们中午来到时,已有很多人先到。翻开花名册,欧洲共来了36位,与上届的17位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其中德国11人,也远远多于上届的5位。足见欧华文坛的兴盛。

在这里遇到了很多老朋友,如关注欧华文学的白舒荣、樊洛平,陆卓宁、计红芳等教授。根据大会名册统计,来自港澳台和海外约30个国家的华文作家学者代表235人,国内文学家和研究人员100人,共300多人汇聚一堂,真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一次空前盛会。

 

 

开幕钓鱼台

1177点半,全体与会人员集合,分乘9辆大巴,前往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开幕式。

钓鱼台国宾馆可是个名闻遐迩的所在。这里不仅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甚至一些国家大事也曾在此发生,在人们心目中,颇有神秘感,有幸入内开会,真感到兴奋。

开幕式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17号楼)举行。在室外草坪全体合影后,入内举行大会。9点半,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宣布大会开始并主持开幕式。在热烈的掌声中,首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讲话,这位副国级领导人也兼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他寄语华文作家以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梦想,以文化精品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化基因凝聚海内外中华情。

接着,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发表主旨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华文文学的地位与作用,并对海内外华文文学界人士积极创作优秀文学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承中华文化,寄予殷切期望。她希望华文作家以融通对接讲好中国故事,生动、艺术地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中国发展;以一带一路推进文心相通,以丰富多彩的文学表达,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大合唱中来;以中山精神关注现实变革,传承孙中山先生的精神遗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精彩篇章。

媒体高度关注华文文学盛会,会场上摄像机排成行,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新闻社等十几家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并予以报道。

 

 

论坛专题多

本届大会华文寻根、文学铸魂为宗旨,以“中华情,民族梦”为主题。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举行专题演讲。演讲的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和加拿大著名华文诗人洛夫。这些享誉文坛的作家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下午回到新世纪饭店开始专题论坛。其中4个安排在当天,即“一带一路和华文文学的融合发展”,“孙中山与华侨华人文化”,“经典生成与文本解读”,“海内外华文文学比较”。欧华作家们对丝绸之路特别感兴趣,共发表了四篇论文。笔者也参加了这一专题论坛讨论。我的家乡在丝路起点西安,而来自土耳其的欧华文友高丽娟,生活在丝路终点伊斯坦布尔,我们相继发言,也算是论坛的一段花絮。中国新闻社还对我们进行了采访。此外,奥地利的常晖和西班牙的张琴,也就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的内容发表讲演。

晚上举行宴会招待全体代表,由暨南大学校长胡军主持,国侨办副主任谭天星致词。来自中国歌剧舞剧团的艺术家们表演了精彩的音乐、歌曲和舞蹈,让大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读者也许会想知道,宴会吃什么?其实,会议期间大都是自助餐,各取所需。只有欢迎宴会是十人一桌,菜谱如下,精美八围碟(小菜),松茸什菌汤,吉利虾排、飘香牛肋骨,锦酱炒澳带花枝片,什菌烧海参,清蒸大石斑,瑶柱扒时蔬,水饺,和甜点水果,盛情但并不豪奢。

118日上午,大会继续进行专题论坛。4个专题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人故事”,“文化自信与华文文学的理论建构”,“文化传统与女性写作”,“新媒体时代的华文文学”。欧华文坛女作家居多,有四人在“文化传统与女性写作”论坛发表了论文,她们是麦胜梅、刘瑛、朱颂瑜和倪娜。

下午举行全体大会,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监事长刘登翰主持。先由各分论坛汇报,然后由杨匡汉进行学术总结。

 

 

揭晓文学奖

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任务,就是举行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和第二届“文化中国,四海文馨”散文大赛的颁奖仪式。

“中山文学奖”是由孙中山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2009年创办的,以进一步增强华侨华人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推动华文文学事业为宗旨。今年举办第四届,共5人获入围奖,其中包括匈牙利华文作家余泽民的长篇小说《纸鱼缸》。4人获优秀奖,其中包括荷华作家林湄的长篇小说《天外》。最后赢得桂冠的则是加拿大作家陈河的长篇小说《甲骨时光》。

此次征文即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奖赛。自2014年底启动以来,在台港澳和海外受到广泛关注,投稿踊跃,欧华很多作家也写了稿,到底谁家获奖,备受关注。激动人心的结果终于揭晓了:其中欧华文坛有两人获优秀奖,即奥地利的方丽娜和法国的施文英。

颁奖之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王列耀宣读了《北京宣言》。在宣言中,提出了“固本弘文,守正出新”,“心怀家园,讲好故事”,“多源潜沉,通会贤哲”,“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守望相助,合作共赢”,“以民为本,观照现实”等期望,呼吁文友们把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担当起来,让世界文坛倾听我们的声音。

最后国侨办副主任谭天星致闭幕词,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圆满结束。

119日起,海外代表进行为期两天的文化考察。第一天参观故宫,聆听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精彩介绍。下午参观在水立方举行的“孙中山与华侨华人”展,这是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举办的展览。

1110日大会安排海外作家到天津进行文化考察。一天时间里,到市区的意大利风情区(旧日意大利租界)瞻仰了梁启超故居、曹禺故居,参观了位于天津大学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晚间观看了霍元甲文武学校(位于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的武术表演,晚上11点多才回到北京,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收获极为丰硕。

1111日,与会者依依不舍,相互告别,踏上了归程。

15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e0o.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14776.html

上一篇:天津访剧作家曹禺故居
下一篇:川外巨变
收藏 IP: 123.124.1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