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孙子兵法看逃生 精选

已有 6066 次阅读 2011-6-21 08:25 |个人分类:逃生常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孙子兵法, 逃生

  孙子兵法看逃生 

《孙子兵法》说了些什么?很多人都比我认识清楚,只是《孙子兵法》对于逃生理论的贡献,未必有人认真思考过。这里只研究其中关于群体行为的一句话,可以认识恐慌的发生过程并避免群体灾难的发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孙子兵法》充满了辩证的话,还真不好翻译,这里是一本书上的翻译原文:双方交战,一方之乱,是因为对方治军更加完整;一方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一方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强大。军队治理有序或者混乱,在于其组织编制;士兵勇敢或者胆怯,在于部队所营造的态势和声势;军力强大或弱小,在于部队日常训练所造就的内在实力。 

那么,外国人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呢?伪装的混乱需要完全的纪律才能保证,伪装的害怕需要纯正的勇气才能作出;伪装的软弱需要内在的刚强才能表现。在混乱下面隐藏秩序不过是细分问题;在胆小下面隐藏勇气需要有潜在能量的来源,用软弱隐藏力量可以通过战术的表现来做到。Simulated disorder postulates perfect discipline, simulated fear postulates courage; simulated weakness postulates strength. Hiding order beneath the cloak of disorder is simply a question of subdivision; concealing courage under a show of timidity presupposes a fund of latent energy; masking strength with weakness is to be effected by tactical disposition. 

对比上述两段译文,可以看出中方译者不太懂军事,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表达,可以说“信”,而外国方面的译者颇具战术修养,可以用术语把孙子的精神较好地表达,可以说“达”。至于那一方更Professional?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我更喜欢的是美国人的另一种译法(可以说“雅”):秩序和混乱不过是组织问题;勇气和怯懦不过是一时的冲动,刚强和软弱不过是表达方式问题。Order and disorder are a matter of organization, courage and cowardice are a matter of momentum, strong and weak are a matter of display.   From The art of War by Sun Tzu.)这一段被美国心理学家所引用,刊登在一本研究火场逃生的小册子上,颇为得体和精当。群体灾难学的本质,就在于避免恐慌。如果大家就地不动,踩踏就可以避免,外在的危险基本不存在或不是那么紧迫,令我们恐慌的,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和逃生心态。处于人群当中,当事者未必能够认识客观的环境,很多情况都是在和人群搏斗,往往两败俱伤。 

逃生场合的恐慌表现,通常有10种情况:1)人们的运动或试图运动的速度大大快于正常水平。 2)个人开始推搡,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导致直接接触。 3)人流行动,特别是通过一个瓶颈地带时的行动,变得不协调。 4)在出口处发生弧形排队和阻塞。 5)拥塞开始产生。 6)在人群卡住时的相互物理作用逐步增加,并可以达到危险的4,450 N m – 1的压力水平,弯曲钢制栏杆或倒推砖墙。 7)由于人们跌到或受伤产生“障碍”,进一步降低逃生速度;8)人们产生一种群体行为的倾向,即别人做什么,自己做什么。 9)在逃生场合,替代出口常常被忽视或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10)呆若木鸡,无法思考,即所谓的负恐慌。 

范美忠的逃生恐慌,表现为(1);克拉玛依大火中的恐慌,表现为(2)(3)(4)(5)(7)(8);深圳舞王大火中的恐慌,表现为(4)(5)(7)(9);新疆阿克苏小学(2005年的那一次)踩踏,1.5米左右长楼梯扶手被挤倒,112伤,表现为(4)(5)(6)。广州火车站踩踏,表现为(2)(7)(8)。导致1000多人死亡的纽约州老船长,表现为(10),无法接受外来意见,在那一段短时间内固执到极点。青少年驾驶问题,绝大多数表现为(10),错把油门当刹车,只因应激太恐慌。 

 那么,如何避免恐慌?根据《孙子兵法》,秩序和混乱不过是组织问题。所以加强人流管理,就可以避免某种恐慌,比如发生在太原的灯会踩踏(106死)和北京密云踩踏(37死),就是典型的人流管理问题。避免人流的密度增加,是保证避免恐慌的关键。在世博会中国馆的人流管理中,几乎不让人停下来,就是害怕人群堆积,产生恐慌的局面。 

其次,对于突发性灾害(如地震和火灾),勇气和怯懦不过是一时的冲动。所以,为避免一时的冲动,需要加强训练,让本能的自发的逃生反应,变成习得的训练的逃生行动。这一点,国内校园正在加强训练,力图避免范美忠的逃生反应和深圳舞王大火的逃生反应。如何才能避免冲动?认清灾害的发展本质,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两者都能够让人冷静下来,相机而动,谋而后动。 

第三,刚强和软弱不过是表达方式问题,这一点很多活动的组织者没有注意。国内11年来发生的49次校园踩踏,绝大多数都是楼梯逃生容量不足造成的结果。如果逃生容量不足,虽然儿童的力气很小,但逃生时的群体力量足以扭弯扶手,推到围墙,踩死别人,自己受伤。所以表面刚强的硬件,未必能够承担人群的挤压,而硬件的倒塌,往往带来连锁的多米诺效应,引发更大范围的踩踏。所以,临时活动的硬件设备,对于避免潜在的恐慌发生至关重要。广州火车站踩踏发生之后,总结的经验是用“人墙”对付“人流”,就是害怕硬件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人群中弱和强都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需要认真对待。 

逃生者曰:孙子短短一句话,后辈洋洋一博文,认清本质选对策,人群管理靠常识。

由于古代书写不易,《孙子兵法》过于简约,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古有十三家注《孙子》,今有几十种外国翻译版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的逃生者说,不过是管窥之见,沧海一粟而已,不必当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457529.html

上一篇:也说风水与科学
下一篇:廉叔度,来何暮? ----- 说说成都的火政
收藏 IP: 120.65.7.*| 热度|

11 谢鑫 刘玉桂 刘立 陈儒军 刘钢 郭桅 周向进 张玉秀 周可真 吉宗祥 vt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