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什么时候养成良好的行事习惯? 精选

已有 4337 次阅读 2008-2-22 18:32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什么时候养成良好的行事习惯?

黎在珣

有一网友在我的博文《如果能够提高五天预报冰雪灾害》下面说,中央气象台在去年那场令人心悸的冰雪来临的前六天就做了预报。我毫不怀疑那位网友说法的真实性(仅凭作为气象学专业的学生每天都看天气预报这一点我就相信),况且我们有那样的预报实力(可以参见同一博文下面李小文先生的评说)。
让我相信那一说法真实性的还有,我们一向就没有尊重科学或规律的良好习惯,在可能妨碍(这种表面妨碍的实质很有可能是保护我们的利益)我们个人利益的时候。这里的我们包括政府和民众。虽然我们有着极其悠久的辉煌文明,虽然我们的科教兴国口号的提出也有年头了,但我们从政府到百姓都没有没有养成高效文明的工作和健康科学生活的习惯。
有些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人(实际上我是爱之深才怨甚至是恨之切)可能对上面的说法不感冒。我手头有一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先生的一篇演讲稿,在这篇发表于2007年7月份的名为《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的演讲稿中作者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中就有“把应对气候变化鲜明地列入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制定适应气候变化、防御重大气象灾害战略规划”“加强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教育”这样的内容。我虽然没有查阅有关的资料,但我相信秦大河先生在以前就提出这些建议,而且我还相信其他的气象学家在今年年初的暴风雪来临之前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我们的政府在突发的灾害面前明显地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说别的,就说,京珠高速郴州段阻塞一个星期左右才分别实施从广西和江西分流这一有效措施。
也许是因为长期受“官本位”文化的的熏陶,我们的官府一向就有凌驾于专家之上行事(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基本上是由官员领导)的传统;我们的民众也一向只信官府,没有政府参与的行为一向就不买帐。所以,我说中国现在形成了这样一种惰性,没有政府的参与,很难有效地做一件比较大的事。这就是我更注重政府行为的原因。
当然,从长期角度和应对自然灾害实效来看,民众素质和行为习惯也非常重要。如部分司机素质也在客观上加大救灾的难度。即便知道绕道可以相对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一些司机就是不绕道(每辆车要政府付两百元的油费补贴)。再如,我们如果有时间看天气预报,我们如果有根据天气情况安排行程的习惯,在那场冰雪灾害中我们就会不那么被动。
秦大河先生在谈到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的时候说:“要适应环境或气候的变化是人类经过无数教训后的新理念。”但我时常有一偏见,就是我们缺少从转折中吸取教训的习惯或能力。不信,就以人人熟悉的教育为例,几乎人人都认为孩子读死书不好,但我们许多人还是客观上不遗余力地把一家几代人的希望一点一点地熄灭。下面我再举一个例子。
虽然我们有不错的交通法规,但我们不少人还是不断地违规,甚至羡慕那些视法规为儿戏的人。美国《新闻周刊》有一篇报道说,中国车祸的总量占全世界的20%。中国每辆车发生车祸的比例是美国的16倍。在过去5年中,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是10万。2007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81649人死亡(可以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一文)有人对这一变化做了分析(参见《2007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一文),
虽然我们的法规不健全,虽然我们的科学还很不够发达,虽然我们的高精尖人才还缺乏,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目前重要的是不是制定法规,而且培养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近年高学历违法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发展科学,而是考虑怎样应用现有科学成就的能力;我们迫切要做的不是引进人才,而是如何有效地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17-16170.html

上一篇:不要上《师从天才》的当
下一篇:一只猪和许多狗的故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