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随科技发展不断进化的丧尸,如何“逼得”美疾控中心发布丧尸指南

已有 3767 次阅读 2020-3-29 19:21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丧尸, 病毒, 传染病, 丧尸片, 电影


“韩国的丧尸真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活死人。”,宅家煲剧的网友们如是说。

最近上映的美韩合拍电视剧《李尸朝鲜》(王国)第二季,又一次引起了一波丧尸文化热潮。不少“丧尸老粉”敏锐地观察到,从2016年的《釜山行》到2019年的《李尸朝鲜》第一季,东方背景下的丧尸一改美帝传统丧尸行动迟缓的颓态,变成了跑得比香港记者还快的进化体。

大内高手也就这速度了…

但其实这个概括并不准确。丧尸们不是因为来到东方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它们只是在科学的进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下,被迫不断进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罢了。

碰巧这几年东方背景下的丧尸文化崛起,也就让大家产生了“韩国丧尸跑得快”的错觉。要是现在美国再出一部全新的丧尸题材片,估计都得是博尔特级别的超级变异种,才能“说服”观众乖乖看完片子。


我们先回溯一下丧尸文化的源头——这铺天盖地的各种丧尸,究竟是从何时、在哪里开始出现的?

历史上丧尸病毒的“零号感染者”,要追溯到1932年的美国电影《白色丧尸》(White Zombie)。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基于美国神秘学家、探险家威廉·西布鲁克的小说《魔幻岛》写成的。

1932年 《白色丧尸》电影剧照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不管是《白色丧尸》还是《魔幻岛》中的丧尸,都是有其现实原型的。

16世纪之前,非洲就有着女巫复活死人以制造奴隶的民间宗教传说。法国殖民者登陆非洲之后,这些故事传到了欧洲及美洲大陆。像威廉之类对神秘文化毫无抵抗力的探险家们闻讯,纷纷踏上了求证传说的旅途。

不过由于缺乏科学认知,探险家们并未能揭开这种丧尸文化的神秘面纱。反而是将这种神秘的非洲民俗传说带回了欧美,创作出一系列的神秘惊悚小说、电影。

直到1983年,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Wade Davis)才对非洲这种伏都教(Voodoo,又称巫毒教)的传说进行了实地研究与解读。他指出这种所谓的复活仪式其实是巫师利用河豚毒素玩的一个小把戏。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的分子结构

河豚毒素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它可以阻断人体肌肉细胞中的快速钠阳离子流,从而抑制肌肉正常收缩。

其中毒的症状为“嘴唇及舌头麻木以致流涎、出汗、头痛、无力、昏睡、运动失调、四肢不协调、颤抖、瘫痪、发绀、失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支气管粘液溢(多痰)、支气管痉挛昏迷、低血压等。”

又因为河豚素不能越过大脑中血液细胞的屏障,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它并不致死,中毒者会在大脑清醒的情况下感受到躯体失控的痛楚。假如摄入接近致命的分量,服用者甚至可能处于死状态数日且持续保持知觉

流涎、运动失调、四肢不协调、颤抖、失声……

戴维斯在被海地当地人指认为“丧尸”的坟墓中取样化验,结果发现尸体中还残留有微量的河豚毒素。据此他写下了《蛇与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又译“穿越阴阳路”)这本书解释了巫毒教“制造”丧尸的过程。

巫毒教的复活仪式其实是先利用海豚毒素的萃取液使人进入假死状态,之后再悄悄将其挖出,造成了尸体复活的假象。

关于非洲丧尸最“实锤”的一点,是1864年通过的《海地刑法》第246条:
Also shall be qualified as attempted murder the employment which may be made by any person of substances which, without causing actual death, produce a lethargic coma more or less prolonged. If, after the administering of such substances, the person has been buried, the act shall be considered murder no matter what result follows.

它明确规定了任何人就算没有造成实际死亡,只要使用了会致人陷入昏迷的药品,甚至在施用此类药品后将人埋葬,则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被视为谋杀。这其实就是对“制作丧尸”这一巫毒教传统手艺的一道禁令了。

《白色丧尸》中被巫师“毒死”后制成丧尸的女主角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及社会结构的改变,海地及非洲等地的巫毒教复活尸体仪式已然“失传”。这就像我国湘西地区的赶尸民俗一般,有言之凿凿的历史记载,现代科学却难以解释也几乎无从考证。


从30年代开始,巫毒教丧尸这种“工具人”形象在影坛上流行了30多年。

直到1968年,乔治·罗梅罗(George Andrew Romero)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上映,制造出惊人收益与争议的同时,也奠定了“现代丧尸电影”的基础。

罗梅罗电影中的丧尸开始有了“嗜血、会主动攻击并传染人类”的特征。从人为制造到主动传染扩散,从受命于巫师到仅剩攻击人类的意识,丧尸们翻身当家做主的同时,作品的惊悚程度呈指数爆炸式提升。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天才般的新设定。

1968年电影 《活死人之夜》中的丧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们当下的丧尸惊悚程度是个什么水平?

如果我们把丧尸“进化”的历史列出一条直线,那么一定可以清晰看出,所有“当下”的丧尸一定都是在历史上最惊悚的一个版本。这是因为每一代观众的接受能力都在不断进化中,换言之,我们看得越多就会变得越重口

就像一个一直讲屎尿屁的公众号,首次看到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诶好恶心,令人不适。但对于已经接触过很多次类似内容的人来说,往往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下饭。这时候创作者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加重口味,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刺激与享受

对于1968年第一批兴致勃勃地走进电影院看新电影《活死人之夜》的观众而言,之前的丧尸都是憨头憨脑被巫师操纵的黑奴,他们都看习惯了慢慢也不觉得恐怖。而这一次,新型丧尸打造出来的紧张与危机感真的让所有人感到头皮发麻。

《活死人之夜》中变成丧尸的小女孩啃食自己父亲的高能画面

据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报道,当时观影现场随着剧情的推进整个影院变得一片寂静,毫无准备的人们几乎都被吓傻了。有些孩子就坐在位置上一动不敢动地开始哭……

这在当时看来恐怖到过分的新一代丧尸,甚至推动了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完善。

经典的《活死人之夜》后来还重制了3D版

从奴隶型丧尸到入侵型丧尸的转变,其中人类科学思想的进步还有时代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类社会中科学观念的普及,“巫毒教制造丧尸”这套太离谱的设定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而当时美苏太空竞赛的大背景下,两国都在大力宣传,也导致了民间对未知宇宙的好奇与担忧。

于是《活死人之夜》中这种由卫星折射宇宙射线导致的尸体复生设定应运而生。因为这是个大家都在关注的新兴科学领域,观众一下子就从内心接受了这个设定,也成就了影片极为“真实”的恐怖感。

另一方面从文化上来讲,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的民族独立与民权运动也是势头正旺,很多西方国家都掀起了支持平等的热潮。这时候提黑人宗教的黑历史当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破天荒地用黑人当主角的《活死人之夜》,也算是“政治正确”影片的始祖了吧。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丧尸的造型越来越丰富惊悚。

从2002年开始的《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 )系列游戏及电影可算是最经典的丧尸代表作。但这一代我们最熟悉的丧尸,与之前的丧尸相比起来从根本上最大的不同还是在于它们的来源

之前的丧尸是源于未知宇宙的射线,或者一场不知来历的瘟疫等等,总而言之是由不可预知的天灾带来的恐惧。而千禧年以后的丧尸,开启了一个人为制造背景的“祸”时代。

《生化危机》中为军方研究生化武器的安布雷拉公司标志

从《生化危机》中的由军事生化武器研究项目泄露而造成的丧尸危机,到最近《李尸朝鲜》中也是缘起于创造丧尸部队,后又因朝廷权势斗争造成的丧尸重生。

我们都可以看到新一代丧尸片中加入了更多与“人”的关联及对人性的思考。研究者们习惯与20世纪的入侵型丧尸区分开来,将我们这个时代的丧尸类型称之为“感染型丧尸”。

这在无形中也与人类的科技进步又一次挂上了钩。随着我们对地球及宇宙的探索,虽然人类越来越明白自身的渺小与无知,但从心底里我们却是渐渐打消了对外界的各种恐惧

正因如此,那些由外星人、宇宙射线、自然界的病毒造成的“入侵型危机”对我们的心理已无法造成太大的冲击。那么创作者找到的新恐惧点(或者说刺激来源)在哪呢?就在于人类自己身上,在人心、人性之中。

《李尸朝鲜》中面对前期丧尸危机的无能官员

就如《生化危机》系列2004年推出的影片标题《生化危机:启示录》一般,丧尸的存在对人类而言更大意义上已经变成了一种警示。饱含着对科技迅速发展、人类应用不当可能造成的巨大危机的不安,我们创作出了保护伞公司、浣熊市这样的虚构角色。

现实中,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还出版了一本名为《备战101:丧尸启示录》(Preparedness 101: Zombie Apocalypse)的图册,教大家如何在丧尸入侵中生存下来。
*这本书其实是借大家对丧尸的兴趣,讲述了很多应对大规模传染病或是自然灾害的紧急措施

不过跟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真实病毒比起来,丧尸病毒只是算是一个活不过三集的小弟角色。一个潜伏期几乎为零的传染病,就算拥有100%的感染及致死率,也不可能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开来。(这个知识点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需要补课的同学可以点击文末链接回看)


话说回来,又正因为丧尸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魔幻性质,才让创作者有了自由自在的发挥空间。

要是以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真实案例为背景,讲一个像《生化危机》那样深入探讨人性问题的调查记者故事。那可未免太过让人浮想联翩了。


Wikipedia:Zombie、Preparedness 101: Zombie Apocalypse

余家良,美国丧尸电影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5月

许可,当代韩国灾难电影艺术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5月

王树振,丧失文化的前世今生,World Culture,Book Story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66991-1225890.html

上一篇:喜提一对双胞胎,然而爹却可能不是同一个?
下一篇:两栖动物神秘大灭绝与验孕之间的联系
收藏 IP: 116.22.132.*| 热度|

2 武夷山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